现在年轻人不认识的粮票
“票证年代”你还记得吗?
新中国成立之初,针对日益尖锐的粮食供求矛盾,1955年,国家发布《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对粮食定人定量、计划供应。“票证时代”诉说着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也记录着共和国面临物资短缺的无奈。
回望75年走过的路,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解决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从“光腚屯”到“亿元村”
中国农村的今昔嬗变
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村,是个远近闻名的“亿元村”,这里生产出了全中国五分之一的铅笔。
村民赵雪春口中“以前的日子”,来自祖辈的讲述。他的曾祖父赵玉林正是著名长篇小说《暴风骤雨》中“赵光腚”的原型。
新中国成立后,从土地改革圆梦“耕者有其田”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耕者有其权”……农村生产力不断得到解放。
粮食生产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
安徽“麦王”见证农业生产巨大转变
在安徽省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是远近闻名的安徽省“麦王”。50多年前,高中毕业的徐淙祥放弃了在城里当老师的机会,回到农村。他手捧农业科技书,四处向农技专家拜师学艺。
徐淙祥潜心研究农业科技,将小麦亩产从不到300公斤提高到800多公斤,科学种田的路子越走越宽。
如今,徐淙祥牵头成立了太和县种粮大户协会,通过大户带小户、小田变大田、全程大托管等方式,帮助3000多名农户,人均年收入从1.6万元提高到近3万元。
种田有“保姆”
农民少吃苦 乡村无闲田
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村民们只需给“粮耕保姆站”打一个电话,就能享受到从育秧到插秧的全套服务。
黄田村和大多数中国村庄一样,都面临着“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难题。现在,“田保姆”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每亩田的经营成本大大降低。
“大国小农”是中国的基本农情。让小农户搭上现代化大农业的“快车”,农业社会化服务不可或缺。
在政策鼓励下,农机手周绍春到岛上承包了600亩荒地,通过机械化种植和政府的补贴政策,预计年收入可达100万元。
高起点上保障粮食安全,深入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是重要着力点。
解开黑土地丰产“密码”
粮田变“良田” 筑牢粮食“耕”基
立夏过后,正是栽秧的好时节。在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插秧专列如约而至,将众多插秧客带到三江平原进行水稻备耕、插秧。
2013年,插秧专列运送乘客规模达到峰值,也正是在这一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2万亿斤。这之后,粮食产能稳步提升。至2023年,已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24年,我国全面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从东北黑土地到中原粮仓,从四川盆地到江南水乡,2023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超过10亿亩,高标准农田占到耕地的一半以上。
增单产,稳面积。中国具有开发利用潜力的5亿亩盐碱地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用好盐碱地,事关国家粮食安全。
“游”回餐桌的大黄鱼不简单
广开食源 践行大食物观
在福建省宁德市,大黄鱼曾是渔民餐桌上的美味,但过度捕捞导致其一度濒临枯竭。
当时在福建省连江县渔场指挥部工作的刘家富,通过人工育苗技术成功保住了大黄鱼资源,大黄鱼人工养殖产业有了完整的技术支撑和政策扶持,走上了发展快车道。
建设“蓝色粮仓”,向海洋要食物。在距离海岸线50公里外的深远海水域,全球首艘深海封闭式养殖工船“国信1号”又迎来了一批外国参观团。
“国信1号”一年产鱼量最高可达到3200吨,整个养殖生产都是智能化控制。
今天,在中国人日益丰富的餐桌上,人均消费的口粮从1978年的248公斤下降到130公斤,随之增加的是对肉、蛋、奶、菜、果、鱼的需求量。
作为来自农业大国的观察者,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卡里尔·哈什米对中国农业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印象深刻。
“空心村”靠什么变“人气王”?
从“千万工程”感受“万千蝶变”
浙江省浦江县新光村,每个周末都会有一场乡村音乐会吸引远近游客。
实际上,新光村曾是个饱受污染、只有28人留守的“空心村”。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发展经济,当地引进水晶加工产业,但高利润也带来了高污染。
随着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推进,浦江县一手铁腕治水,一手促产业转型。村民们不仅看到碧水复绿,青山再青,也坐上了共同富裕的快车。2015年,陈青松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带着20多位大学生来到新光村。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千万工程”让浙江万千乡村找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最优解。
发端于之江大地的“千万工程”正在广袤神州落地生根,202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中国正在描绘大国现代化蓝图中更加令人向往的三农画卷。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