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全市之力、付出5年心血,却榜上无名铩羽而归,与首批“全国文明城市”擦肩而过,按理说长沙市民有理由感到遗憾和失望。然而,面对这样的结果,长沙市200余万市民表现出难能可贵的精神面貌。他们在“落榜”后的反思,以及迸发出的更加执著的创建热情,令人赞佩,让人欣慰。而这,正是一个城市走向高层次文明必备的市民素质。
从创建时的饱满热情与评选后的理性心态中,人们可以看到,长沙参与文明创建的态度始终是积极的,展示文明的方式也是一种可持续的、常态的。他们不是要刻意去做给谁看,刻意达到某个层次和高度;也不是“搞突击”、“一阵风”。而是一切以百姓满意不满意为重,一切为了给百姓以实惠,因此才能扎扎实实创建,真心实意付出,最终在广大市民心中播撒着贵在坚持、重在参与的精神,催生出虽败不馁、愈挫愈奋的城市精神。
从落选中寻求激励、在反省中谋求提升,人们可以看到,长沙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目的不是夺牌获奖,也不是“造就政绩”。而是实实在在地为了提高长沙城市综合竞争力,把长沙建设成一个繁荣、开放、文明、秀美的山水洲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重名声重实效,不重结果重过程,因此才能在“落榜”之后,寻找差距,虚心学习,弥补不足,更加响亮地提出“让文明永驻星城”的口号,去除浮华,求真务实,最终将创建活动制度化、常态化、群众化,让城市与文明同行。
落选不馁,其勇可嘉。200多万长沙人将创建活动视为一场永无止境的赛跑,鼓足士气,再接再厉,掀起了更为高涨的创建文明城市热潮。这种“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精神,带来了创建活动的可贵实效,激发了这座城市的生机活力,让群众在参与中转变,在参与中提高,成为人民群众自我教育、不断进步的生动过程。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们希望长沙市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风貌,让城市文明之树早日枝繁叶茂、惠泽人民。我们更希望其它57个未能入选“全国文明城市”的城市(区),能够向长沙学习,以更清醒的认识,更饱满的热情,更大的创建力度,向“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靠近。
《人民日报》(2005年09月18日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