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包案负责制”打开破解信访难题突破口
“信访问题处于‘风口浪尖’,有政策依据的还好办,但很多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根本找不到依据,张子荣等人的问题就属于这种情况。同时,由于体制等多方面原因,信访部门很难有力协调相关部门。还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些问题过去解决不了,不是领导不想,而是无力。”刚从旗信访局局长位置退居二线的王耀安快人快语,“正因为难,有些领导才非推即躲,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造成问题越积越多。”
“解决信访问题,难的是动真的、来实的,领导的重视非常重要。”达拉特旗信访局局长吕庆华感触很深。近两年,旗委、政府开辟信访“绿色通道”,随时听取汇报、开会研究。为便于协调工作,信访局局长还同时兼任旗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达拉特旗推行领导包案负责制,即定包案领导、定任务、定具体承办人、定办结时限和包调查、包处理、包做思想疏导教育工作、包息诉罢访的“四定”和“四包”责任制,并且对未按时解决问题的包案领导进行通报批评和处分,这有力地打开了破解信访难题的突破口。
达拉特旗在短短一年解决了120多件信访要案。不仅维护了社会稳定,密切了干群关系,还有力促进了发展:今年前三季度,达拉特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9.7亿元,同比增长4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588元,增长34.1%;农牧民现金收入达到3600元,增长43.8%。
在注重解决已有上访问题的同时,达拉特旗更进一步,把功夫用在“疏”上,主动“下去”发现问题、解决矛盾。达拉特旗成立了旗乡两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力求做到一户不漏。2004年以来已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66件,调解成功率达97%。有的乡镇还建立“说事”制度,乡村干部每周有一天在村委会接待来访群众,当场解决问题。
达拉特旗白泥井镇农民马在国和马玉山因宅基地纠纷分别多次上访。今年9月27日,就在两人又要到旗里上访时,镇里主动找到他们调解。握手言和的两人直言不讳地说:“以前上访又拦又堵,只能使人来气,早像现在这样多好。”
一“包”就灵?最重要的是探索长效机制
作为社情民意的“出入口”、干群关系的“连心桥”,信访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否领导一“包”就灵?当然不会这么简单。
领导重视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但制度更具根本性。达拉特旗一批大案、积案的解决,不仅推动解决了其他各类信访问题,最重要的是探索出一套长效机制:制定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实行首访责任制,明确责任;制定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生活保障问题是一个重要信访原因,达拉特旗努力发挥社会保障体系的“安全网”“减震器”作用。城镇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全面推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今年落实农村牧区低保5851人,发放低保资金105万元;实行党员干部联系贫困户制度;为特困群众发放慰问金、救济金,救助贫困学生。
“我们努力解决了一些信访要案,但解决信访问题没有句号。”苏建荣清醒地认识到。随着达拉特旗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还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新矛盾纠纷;完全处理好所有老问题还有难度;一些群众认为政府应包揽一切,本应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问题也找到政府……
达拉特旗旗委副书记闫凤鸣提出,我们解决问题把握一个基本原则:合理合规。一是依靠政策;二是无明确政策规定的,在不引起新矛盾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三是对反复访、纠缠访的,讲清道理、让他们不再上访。我们解决问题,但不是“只要上访就无原则地解决问题”。
“新修订的信访条例已经施行,各项制度也已健全,现在的关键还是看落实,看是否‘动真的、来实的’,要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不得不认真落实的办法。”大家对此看法非常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