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至11月,全国共审计9.1万个单位,查出各类违法违规问题金额2900多亿元,揭示损失浪费问题金额150多亿元。通过审计,已上交财政、减少财政拨款和补贴等170亿元。共向纪检司法机关移送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线索1370多件,其中审计署移送180多件"。这是2005年岁末,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提交的一份审计清单。
岁末,审计署向人民提交的这份审计清单,使人们看到了审计为堵住财经违法黑洞所取得的巨大成效。
回首2005年的中国审计,人们的视线会在多个时间段上停留:
4月27日,审计署发布这一年的第一号审计结果公告,披露了云南大姚地震救灾资金使用结果。审计结果显示,救灾资金被挤占挪用4111万元。
6月1日,2005年第2号审计结果公告发布,杭州、南京、珠海、廊坊4市9个“大学城"违法圈地问题被曝光:廊坊市东方大学城和南京市江宁大学城的开发建设单位在未办理征地审批手续的情况下采取租用等办法违规圈占农民集体土地33976亩;东方大学城又将违规租用的土地建设了拥有5个标准场地的东方大学城高尔夫球场。这份审计结果公告还对杭州、南京、珠海、廊坊4市9个大学城“圈钱"存在的风险发出警告:“大学城贷款比重高,偿贷存在一定风险。"
9月28日,第3号审计结果公告发布,32个中央部门、单位2004年度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再次被曝光。在这份长达7万多字的审计结果公告中,审计署首次集中公布了32个中央部门、单位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显示,被审计的32个中央预算部门中没有一个部门没有问题,据粗略计算,审计所查出的问题资金超过百亿。也是在这一天,审计署还发布了第4号审计结果公告,披露16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质量检查结果。结果显示,16家会计师事务所中有14家会计师事务所的37名注册会计师出具的19份审计报告存在失实或疏漏。
与前三个时间段相比,6月28日则是2005年需要定格的一天。
这一天,受国务院委托,李金华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报告200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报告披露38个中央部门预算执行违规金额达90.6亿元,其中,虚报多领预算资金、转移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私设账外账和“小金库”等问题已是屡审屡犯;高校乱收费、医院药价高现象十分严重。2003年,18所中央部属高校违规收取的各类费用竟然高达8.68亿元。2003年,卫生部和北京市所属10家医院平均每门诊人次收费高达307元;信达、东方、华融、长城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违规操作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等10户中央企业原领导人员由于不按程序决策,违规决策,管理不善等原因,经对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发现共造成损失145亿元。
屡审屡犯,屡犯屡审。面对重复出现的违法违纪问题,审计署表现出了超人的耐心和耐力。
正是这种超人的耐心和耐力赢得了被审计单位的理解和支持:以往最难推动的问题整改工作,在2005年受到普遍重视。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根据盛华仁副委员长的批示,认真制定措施,所属部门根据领导批示和审计决定逐条进行了整改。
———全国政协办公厅在审计过程中就积极整改,并专门下发了《全国政协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
———中华全国总工会专门召开会议,要求认真落实审计决定,目前审计查出问题已逐条得到纠正和处理。
截至2005年9月底,38个中央部门、18所高校、10家医院等共制定或完善制度130多项,这些制度涉及预算管理、收费管理、专项经费管理、投资管理、二级单位管理、内部审计监督等多个方面,推动了部门单位内部管理的规范化,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记者郄建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