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城上学、有地儿洗澡、上保险―――
年轻人憧憬的更多
夜幕降临的时候,工友们陆陆续续回到宿舍。老傅坐在床沿上,拿出一个布袋,从里面摸出一包“大前门”,点燃后默默地吸了几口。靠窗口的一张大桌上,几名工友正在玩扑克,另有七八个人在围观。
朱兵、卢世同等工友坐到老傅对面的床上聊天,他们都是安徽老乡,互相用方言交谈起来。
朱兵1991年就到上海来打工了,干过虹桥机场候机楼扩建工程、徐浦大桥等重大工程。他本来打算把10岁的儿子接到上海来读书。“我到周围的小学一打听,一年的学费要1万多元,那我怎么可能缴得起呢?”
卢世同似乎更在乎上海人对他们的态度。“有时候,我们从一个工地搬到另一个工地,要带上很多行李挤公交车,车上少数上海人很不礼貌,有些人甚至还要骂人。”
一旁,一位工友接了一脸盆热水在擦身体,这就算洗澡了。“唉,住宿条件真是差了一点。”有人嘟囔了一句。“听说有的地方建农民工住的公寓了,什么时候轮到咱们呢?”朱兵的信息总是多一些。
“还有,中午食堂的菜没有油。”又有人小声抱怨,其他人跟着附和。
“这些都还是小事。要我说呢,哪怕我们每个月从工资里扣一点钱,帮我们大家缴医疗保险,那是最好了。”朱兵的话得到大家的认同。“听说对于我们这些外来务工的,上海好像专门有一种综合保险呢。”不知道谁说了一句,大家面面相觑,似乎并未听说过。
老傅并不插话,他默默抽着烟,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
过了一会儿,队长韩庆顺推着自行车回来了。老傅又提起了工钱的事,“有什么好担心的!”韩庆顺说话很干脆,“告诉你们,不但工钱有保障,还有工伤保险呢,用一个人就要签一份保险,上海都这么规定了。”
临睡前听到了这个消息,老傅心里稍稍踏实了一些。
《人民日报》 (2006年03月27日第十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