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灿被押赴刑场
本文作者历时两年跟踪采访全景扫描李友灿疯狂敛财内幕
“天下第一贪”的不归路
2006年4月26日,原河北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副厅长兼省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主任李友灿在衡水被执行死刑,一个巨贪走完了他的“传奇”人生路……自2001年8月到2003年
4月期间,李友灿日均受贿7万多元,短短一年多时间里疯狂受贿4744万余元,相当一个中等县全年的财政收入,以受贿数额衡量,。
多行不义必自毙,尽管他想方设法掩盖犯罪事实,乃至跨国潜逃,但仍未能逃脱法律的严惩。
本文作者经过近两年的跟踪采访,写成长篇报道。本报分两期连载的形式全景扫描李友灿疯狂敛财内幕及其“变质”过程。
妻子当场昏死
2006年4月26日,河北,衡水,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
对于巨贪李友灿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的日子。因为他罪恶的生命已走到尽头。
李友灿接到通知,上午他的家人将来所会见。早饭后,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和同监号的犯人们玩牌,他本能地感觉出这个日子有些异常。8时30分,李友灿被带到了亲属会见室,见到妻子和远从河南老家赶来的侄子,他似乎明白了即将发生的事。隔着钢化玻璃墙,他面色平静地安慰妻子,大意是事情已经到这步了,就这样了,你们保重身体吧。妻子难过得昏死过去……
会见后,李友灿回监舍,把身上的休闲装换成亲属为他带来的一套藏青色西服和黑色的皮鞋,穿戴整齐,然后在看守人员的带领下来到院子里,听负责李友灿案一审的衡水市法院法官庄严地宣读了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核准裁定。随后,李友灿在死刑核准裁定上签字,按下了手印。
整个过程中李友灿显得似乎很平静,但本来黎黑的面色透着死灰。
上午9时30分,李友灿被注射执行了死刑。
巨贪原是“苦孩子”
1952年,李友灿出生在河南省淮阳县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3岁的时候,他父母就相继去世。李友灿是跟姐姐长大的,姐弟俩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因为太穷,他们常常不能维持基本的温饱。十几岁的李友灿甚至穿不上鞋子,贫穷使他经常受别人的嘲笑和欺负。
艰难的童年生活在李友灿的记忆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养成了自尊而又敏感的性格。出人头地,发家致富,成了他苦苦追寻的人生目标。
因此,青年时代的李友灿做事认真刻苦,为人严格自律。而生活也给了他丰厚的回报。1970年,他中学没毕业就入伍参军,并很快入党提干。1979年,他随部队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因作战勇敢曾荣立军功。打完仗后,他又作为战斗功臣被保送到军校学习,毕业后,勤勉而扎实的工作屡屡得到上级领导肯定,不到30岁的时候,他已经走上了正团职领导岗位。
1987年年底,35岁的李友灿转业到河北省计划经济委员会工作,从一名军人转型为政府官员。他依然保持着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角色转换完成得相当顺利,一年多后,他就被提拔为计委办公室副主任。
从韩国贩卖领带获利6万元
李友灿到河北省外贸厅工作时,商品经济的大潮已经扑面而来。脱离军营生活的李友灿很快就对聚敛财富发生了兴趣。不过这时候,他并没有打手中权力的念头,而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商业天赋”。
有一次单位组织去南韩考察。上街购物时同行的人买这买那,每人手里都是一堆杂货。惟独他把省下的钱提了一包领带回来。当时这种领带在韩国折合人民币每条7元,在石家庄的批发市场则可以卖到28元。李友灿买的这3000条领带回国后转手就净赚了6万元。另外,他还通过关系让自己的妻子为中国航空公司代卖机票,收入也是颇丰。人们说,李友灿有机会就能挣几笔钱。
同事眼中的他能干厚道
不过总体说来,还没有担任要职前的李友灿看起来是很平常的一个人。据李友灿一个同在石家庄工作的老乡讲,那时候的李友灿诚恳厚道,不大爱说话,待人也实在。
1992年,李友灿担任河北省机电办的常务副主任,开始主持机电办的全面工作。
河北省机电办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专门负责审批全省进出口汽车的配额。
作为省机电办常务副主任,掌握着全省进口汽车配额的审批大权,李友灿很清楚手中权力的分量。但是在省机电办工作的前几年,他对自己的要求仍然比较严格。他行事低调,很少跟企业界的人来往,包括在外面请朋友吃饭,拿回来让公家报销之类的“小事”,也基本上是空白。他还有多次拒贿、退贿的记录。
原外贸厅的人回忆说,在大家印象里,李友灿是个老实人,工作很认真负责。
一位同事回忆说:这个人很有头脑,心很细,在工作方面考虑周到,比如组织一个全省会议,如何安排、如何组织、甚至需要什么样的会议室等,他都安排得十分细致。
接触李友灿的人说,他肯下功夫钻研业务,总有让大家心服口服的新思路。他对下属的工作要求严格,一丝不苟,那些应付、糊弄工作的人,会受到他声色俱厉地批评。那几年李友灿分管的工作也有声有色,多次受到河北省政府的表扬。
1996年9月李友灿再次升职,被“扶正”为河北省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主任,成为副厅级的高级领导干部。2000年3月,他又被任命为河北省外贸厅副厅长,仍然兼任省机电办主任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