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北京楼市充斥虚假信息 开发商制造虚火假相(图)

www.zjol.com.cn  2006年05月19日 09:24:34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北京楼市充斥虚假信息开发商制造虚火假相

新盘一开,购房者因为信息不透明作出一拥而上的选择。(资料图片)本报记者甄宏戈摄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出台的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六条措施”中,明确提出要增强房地产市场的透明度,全面、及时、准确地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建设部此前也明确表示,全国40个重点城市“不存在房源不足”,可售商品住房面积总量达到1.2亿平方米、100万套。建设部提醒消费者“不要被虚假信息误导”。然而,眼下

  许多售楼处排队购房者如过江之鲫,似乎房地产市场房源依旧紧张,供不应求。现实状况与政策信息背道而驰,这种供不应求的虚假信息究竟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

  朝向好的先掖着

  朝向差的做钓饵

  13日下午,在紧邻北京西南三环的“万年花城”售楼处,聚集了众多购房者。大厅中央的沙盘周围,销售代表正在向购房者全力推荐四期即将开盘的3栋楼房。

  “三期尾房从4月初就停止销售了,现在我们全部27名销售代表都在力推四期。”“三期就剩下几十套了,打算留到年底当现房卖。期房变成现房,价格当然会跟着涨,估计起码得8000多元一平方米。”销售代表介绍说。

  针对“只剩下几十套三期尾房”的说法,记者当日在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查询,得出的却是另一结果:三期尾房尚余305套。其中一栋楼仅预订出两套,还有70套没有售出。

  “三期尾房现在肯定不卖了,要买除非找我们大老板。”销售代表高女士解释说。

  “即将开盘的四期共有6栋楼房,最先卖的是其中3栋。这次开盘的是3栋楼里的320套房屋,其他的房子以后陆续开盘。并且越往后,房子的户型、位置和朝向往往更好,当然价格就越高。每新开一次盘都要涨几百元。”

  在售楼处现场,一位长期关注这个楼盘的购房者告诉记者:“‘万年花城’三期共12栋楼。2005年5月12日,三期第一次开盘,均价为每平方米5500元,到了当年10月份第六次开盘时,房价变成了5600元,当年11月第七次开盘就5700元了。到了今年,房价开始疯涨。1月第八次开盘6100元,而3月三期最后一次开盘时,是6500元。我眼睁睁看着这个楼盘三期价格一步一步地涨起来。”

  卖房如同“挤牙膏”

  坐等涨价节节高

  京城一位业内人士哼了一首“卖房谣”:“没被许可先预卖,取得许可又不卖,分期开盘捂着卖,最后拖成现房卖。”

  据他介绍,京城的楼市,卖房子就像挤牙膏,开发商想尽各种办法一点一点将房子分期分批投放市场,并且一批一批提高价格,名为“销控”,实际上是人为地操控市场供求信息,最终达到房价大涨获取高额利润的目的,“这其实是大多数房产开发商的共同策略。”

  “没被许可先预卖”。北京万德福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摩界”楼盘,在尚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违反有关规定,擅自收取诚意金并摇号选房,今年5月被北京市建委查处。

  北京市和平里一新开楼盘,今年4月才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但去年4月就开始认购登记。今年5月开盘日,购房者蜂拥而至,却被告知去年10月底已有近千人排队预订,此后的预订者根本无权参与摇号选房。

  “有了许可又不卖”。北京市朝阳区大望路一高价楼盘,其中一栋2003年底就获得了商品房销售许可证,但这个楼盘一直拖到今年5月,在房价涨声一片时才开盘。楼价也从当时同期楼盘均价每平方米8000元左右涨到现在的每平方米11000元。

  “分期开盘捂着卖,最后拖成现房卖”。这更是楼市普遍采用的“销售策略”,“万年花城”是这样,其他很多楼盘也是如此。

  和平里某小区今年4月取得2栋楼和1个车库的预售许可,但第一次开盘只卖其中的160套房子,“其他期房什么时候开盘我们也不清楚,但价钱肯定会比现在高。”售楼人员告诉记者。

  房产商通过上述各种方式控制房源供给,实际上改变了真实的市场供求关系,人为地制造供不应求虚火,最终操纵市场,对房价持续上扬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楼盘信息不对称

  虚假信息满天飞

  除了囤积房源之外,开发商制造虚假信息的手法很多。据业内人士介绍,有的开发商自己或者雇人在售楼处排队,炮制“人气”、哄抬房价。

  一些商品房预售合同中,购房人姓名、住所、身份证号码等漏洞百出,在业内传为笑话。如今这种合同造假、人为造市的现象依然存在。

  不仅如此,开发商还不断推出千人摇号、打折拍卖、人体彩绘秀、不买房也能中大奖,甚至豪车接送等手段来聚拢“人气”。经过一出出花样翻新的“售房秀”,购房人如坠雾里,房价也节节飙升。

  不少购房者向记者反映,在整个购房过程中,楼盘信息几乎都是开发商发布的,从供应量到价格基本上是开发商说了算。

  地产界独立观察者陈晓焱指出,房地产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消费者和开发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已导致供求关系的严重扭曲。政府部门应该对房地产市场的信息披露进行严格规范,让购房者真正掌握透明、公开的市场信息。据新华视点

来源: 京华时报 作者: 编辑: 何始玉
·矫正政府行为才能稳定房价   2006-05-19
·南京出新规严打囤积房源哄抬房价行为   2006-05-18
·关于楼市的五大说辞   2006-05-18
·楼市伪信息之痛:专家建议公布住宅地价利润率   2006-05-18
·易宪容:房地产"新政"的解读与成效 新意颇多   2006-05-18
返回国内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生活资讯 更多 
·明年艺术类考试实行网上报名
·本周六百大店庆 最低4折以下
·杭州钱塘江两岸色彩规划完成
·浙江省气象台:今天天气好
·货车过杭州湾大桥要穿反光背心
·杭州飞西宁呼和浩特航班取消
生活提醒 求职考试 消费商情
杭州天气 今日电视 今日影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985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何始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