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潜规则”横行 “公关费”背后还有多少腐败?

www.zjol.com.cn  2006年05月24日 14:36:5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一方面,我国科技投入长期不足,成为制约科技创新的一大瓶颈;另一方面,有限的科研经费并没有全部用在刀刃上,跑冒滴漏现象十分严重。记者调查发现,我国科研经费的利用率普遍低下,科研项目甚至成了某些科研人员的“圈钱”工具。科研经费使用中的浪费黑洞,亟待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潜规则”下的“公关费”

  科研经费是怎么花出去的?这里面有“奥秘”。山东省委的一名干部告诉记者,为争取经费,必须得开展公关活动,这项花费占去科研经费的很大一块。记者发现,现在课题申请难度越来越大,竞争非常激烈。大多数的科研机构都要依靠争取来的科研项目经费,才能维持运转,而本周期内科研成果的水平又为下一周期争取课题和经费奠定基础。竞争机制的不规范,使得相当数量的课题组及科研人员将大量时间和金钱投入到课题申请环节。

  “争取项目有很多‘潜规则’,要看关系。有关系的,项目设计得不好,也能上;没有关系,课题再好,也不容易上。项目需要跑,我的一个同事到北京跑项目时,到一部委看他们办公条件很差,马上掏钱帮人家购置了新的办公桌椅,课题自然就到手了。”山东师范大学一位教师向记者反映。记者了解到,为了获得生存机会,不少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都去争取项目,这背后有很多文章,有关系的动用关系,没有关系的“创造”关系。

  “项目老板”的“发财经”

  时下,“项目老板”的称呼在科研圈内很流行。何谓“项目老板”?他们一般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声望,然而其主要工作并不是科研,而是搞科研公关的专家教授。他们利用自己的声望和人脉关系,专门“跑项目”,揽课题,自己掌控科研经费,课题则“转包”给朋友、同事或自己带的博士生、硕士生做。待到出书出成果时,“项目老板”挂个名,既占有了别人的科研成果,又为自己争取更多项目积攒了资本。

  中国科协2003年对全国科技工作者的调查发现,有14%的人认为在项目申请上花的时间和精力最多,有50.7%的人认为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申请课题困难”。在采访中,一些学者坦承,一些科研领域成为某些权威或领导的势力范围,形成了“圈子”。只有进入“圈子”的人,才有可能得到资金支持力度较大的项目。而外围的科研人员,或者只能得到一些资助力度很小的课题,或者一无所得。

  为什么大家都不惜一切去“跑”课题?一些科研人员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讲,因为课题就是立身之本,有了课题尤其是国家级课题,就能评职称、评奖乃至当博导等,就会一顺百顺。

  而“项目老板”无疑是“跑课题”中最为惹眼的一个群体,他们把持着科研资源,成为某一领域的“把头”。其中有很多身价上千万元,开着名车、吃着大餐,动辄一掷千金,老板派头十足。“项目老板”的出现,加剧了科研项目申请的“马太效应”,科研项目更多地集中在“老板”身上,而大多数学者对此深恶痛绝。一些青年学者说,有的科研领域已成为某些学术权威的势力范围,“学霸”、“学阀”之气在一些学术权威身上时时闪现。吃喝拉撒都能报

  科研预算到底有多大水分?“一般做项目预算时,需要100万元就报120万元,上浮20%。资金只要拨下来,就能想方设法用完。用不完时,就买车买电脑,置办办公用品,反正钱是剩不下的。”青岛一家研究所的一名科研人员对记者说:“握着项目的人在这段时间内吃喝拉撒都能报销,周围人也都在发票上做文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骏涛承认,人文科学课题的科研经费大部分花在课题组成员出差、开会、餐费、打的费、住宿费等方面,其中当然也含有旅游费用,现在出差哪有不旅游的?不可避免地还要请朋友们吃吃饭,也可以在课题经费中报销。

  “除了正常的资料费、出差费、专家论证费,有的连给孩子买个铅笔,给家里买套家具也要回课题组报销,反正到课题结束时,都要把钱报出来。”山东师范大学一位副教授如此说。

  据悉,在项目实施中,上级部门也会派专家组成的“评审组”进行中期审核,了解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课题进度等,如审核不过关,下一批的资金就不再拨付了。因此,每逢检查时,研究机构一般都要请前来考评的专家吃喝玩乐,每人再送点纪念品,更有甚者直接送“辛苦费”。“评审组”被哄高兴了,审核自然就一路顺风。

  科研经费使用中存在的巨大浪费,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有直接关系。山东师范大学一位学者说:“课题费给了你,不可能每年都盯着你,你想干到什么程度就干到什么程度。不了了之的也有,有些课题开始实施以后才发现,项目设计得不充分,实际情况与预期的相差太大,不好操作,只好虎头蛇尾,弄几篇论文交待过去。”科研人员指出,一些课题鉴定会、论证会是虚假的,实际上是请客吃饭、自吹自擂。

  另外,科研行政部门掌管大量科研经费,资金分配不透明,也引发众多非议。由政府部门直接进行科研经费的投入和管理,其工作程序、经费配置、课题评价以及成果鉴定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尤其是在一些科研领域中出现了以人际关系为主导的“小圈子”。有的科研人员认为科研赛场也有“黑哨”,即科研项目评审不公平、不透明,背离了科学精神和公平竞争原则。

  科研经费怎样才能用在“刀刃”上

  随着科研经费这块蛋糕越来越大,引发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我国在科研投入方面,虽然已采取公开招标等措施,但从实际效果看,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成果转化率仍然偏低,国家的投入实际上成为“风险投资”。

  一些专家提出,科研立项和经费投入要纳入公共监督之下,建立规范的评审机制和程序,落实和完善科学技术评价方法。国家一些重大项目的评审可以聘请国外有关专家参加,人数应占一定比例;评审意见要详细、公开,并接受申请者的申辩。科研项目的立项和其他重要环节都要评估,入选的科研项目应向全社会招标并公示,项目的开展和完成要有评估,并且要让社会各界有渠道了解科研经费的使用及产生的效益。

  另外,凡是国家各级财政支出的科研经费,一律纳入财政监管体系中,引入第三方独立会计事务所,对科研机构实行规范的会计审计管理,承担财务审计和监督,定期向立项单位和经费投入单位汇报。对于在审计中发现有违反科研经费使用规定和政策的,或贪污、浪费、贿赂等腐败行为的,各级财政和立项单位要有细致和严密的处理规定,以提高经费管理水平,增加资金使用效果。

来源: 半月谈 作者: 王娅妮 王海鹰 编辑: 何始玉
·药价新政对“医药潜规则”少有触及:头痛医脚?   2006-05-19
·解读以“潜规则”形式存在的保险商业贿赂四现象   2006-05-09
·检察官解剖潜规则:医界商业贿赂界定存困难   2006-05-08
·热点评论:让“潜规则”置于阳光之下   2006-04-25
·点刀费改成送“红包”:“潜规则”是医学之耻   2006-04-20
·200名开大处方医生黑名单背后的潜规则(图)   2006-03-10
·潜规则掏空监督机制 县委书记岗位成腐败重灾区   2005-06-19
·崇义抛送流浪人员曝内幕 县与县互遣竟成潜规则   2005-06-15
·硕士公务员下岗疑为触动潜规则 领导否认索财   2005-03-24
返回国内新闻

 生活资讯 更多 
·明年艺术类考试实行网上报名
·本周六百大店庆 最低4折以下
·杭州钱塘江两岸色彩规划完成
·浙江省气象台:今天天气好
·货车过杭州湾大桥要穿反光背心
·杭州飞西宁呼和浩特航班取消
生活提醒 求职考试 消费商情
杭州天气 今日电视 今日影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985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何始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