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民政发展论坛上午探讨养老资源使用新制度
先评轻重缓急再“轮候养老”
到2010年,上海的老年人口将达到312万,占户籍人口的22.7%,面对养老资源的供需矛盾,上海可以借鉴哪些国外经验?今天上午9时,“上海首届民政发展论坛——老年人照料体系国际研讨会”传出消息,上海将探索建立养老“轮候制度”。
上海现有养老床位5万多张,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有6.8万人,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中心城区的养老床位尤其紧俏。
2005年上海老年服务需求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以目前上海老年人口数推算,未来5年很可能有3.16万~7.76万上海老人希望入住养老机构。但是,目前上海养老床位仅占老年人口的1.5%,尽管每年以1万张的速度递增,但仍显得供不应求。
这个问题并非上海特有。今天的会议透露,香港地区、英国、美国等都曾尝试“轮候制度”:通过评估,让最需要的人优先使用养老资源。
目前,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老年人照料信息管理系统,将老年人的需求和服务机构的信息纳入统一的数据库,按照申请先后次序和困难程度轮候养老资源。
机构养老尝试“轮候制度”,居家养老也在尝试。比如,本市的低保、低收入、无自理能力的老人可享有政府提供的上门养老服务。老人该享有什么标准的服务,哪些老人应当优先得到服务,都要先在“轮候制度”中评估。去年,本市已评估了6万名老人,并为其中的3.9万人提供了服务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