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2006年中国反腐力度空前 民生蛀虫受到严惩

www.zjol.com.cn  2007年01月01日 07:19:35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中新网1月1日电香港《大公报》报道,消息人士透露,中国将把打击民生领域的腐败行为作为二○○七年反腐工作的重点之一,要求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贪官发“民生财”

  报道称,回望刚刚过去的二○○六年,中国的反腐败工作力度空前。其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加强了对民生领域内的贪污受贿的打击。与前几年的成克杰、胡长清等贪官从个别商人的经营活动中渔利不同,二○○六年落马的贪官把黑手伸向了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一些公共服务领域,以牺牲大众利益来中饱私囊。

  前国家药监局局长郑筱萸在新年钟声响起前夕被双规,他可算近年来卫生领域最高级别的贪官。而在房地产领域,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及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先后落马。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等人则因社保案被抓。教育领域,天津大学校长单平于上周被罢免了全国人大代表资格。

  上述几人均是省部级的大员,而其贪腐已涉及了卫生、住房、社保、教育等几个与民生最直接相关、老百姓最关心的领域。在贪官们罔顾民间疾苦,自己大发其财的同时,有的人却因供不起儿子上大学上吊自杀,有的老农民到了癌症晚期却只能靠几毛钱一片的止痛药维持生命。

  北京高层多次强调,要求执政党和政府着力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普通大众。民生“蛀虫”们显然与这一政策背道而驰。让人忧心的是,他们往往不是单个人作案,而是蛇鼠一窝式的集体腐败。

  八月份,中纪委书记吴官正曾指出,要保持反腐的高压态势,让腐败分子“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思想上后悔莫及”。可以说,对于发“民生财”的贪官们,尤其应从严惩处,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平抚民众情绪。

  据悉,○七年的反腐将在总结○六年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查处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腐败,查处教育乱收费,纠正在征收土地、城市拆迁、国企改革等活动中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查处安全生产问题上的官商勾结。

  社会市场化需扭转

  该报称,除了加大对这些民生“蛀虫”的严惩之外,要根除民生领域的腐败,就必须从体制上反思。二十多年来,由于市场在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巨大成功,令一些政府决策部门,盲目地将市场化机制引入了社会领域,在医疗、教育、住房等改革中,任由资本横冲直撞。而资本遇到了缺乏约束的权力,腐败的孳生就在所难免了。

  究其原因,是政府对自身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的忽视,而依然没有跳出“生产经营型”政府的传统思路。因此,在为反腐重拳喝彩的同时,我们也期待政府体制改革的提速,期待社会改革市场化倾向得到扭转。(魏蓝)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魏蓝 编辑: 李敏
·国际组织解读中国反腐:房地产金融业最腐败   2006-12-31
·吉林规定:干部操办婚礼只能请亲友   2006-12-31
·江西5年查700县处级以上官员挽回损失2.88亿元   2006-12-31
·2006年中央掀反腐风暴 严查地方和权力部门腐败   2006-12-30
·06年惩治腐败动作加大京沪两地高官落马   2006-12-30
返回国内新闻

 
高层动态
·公安部培训五百新闻发言人 孟建柱:拓展民意沟通
·快讯: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4日在上海举行
政策动向
精品专题
·神七发射:我们在现场
·【专题】2008浙江在线记者辽宁行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专家点评更多页
·消费影响更多页
·投资理财更多页
·宏观经济更多页
·学习十七大精神体会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党代表归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