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中国“新中产阶层”遭遇“精英联盟”“权力排斥”

www.zjol.com.cn  2007年05月10日 16:13:08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实现阶层群体之间精英的良性互换和替代,恰恰是循环系统中“失意精英”迈向“适意精英”的社会逻辑起点所在。

  和谐社会呼唤“良性精英循环”

  大浪淘沙,所有的精英都处于时空的客观环境中。时空变动不居,因而精英的起伏涨落也就成为必然。彼时不等于此时,彼地不等于此地。社会本身就是“筛选器”,名垂青史、流芳百世的精英者有之,而昙花一现或遗臭万年的所谓精英者亦有之。

  精英的失落,与社会结构变迁、体制转型、文化传统、社会习俗的关系十分密切

  张某原为政府要员,但在政府机构改革精简过程中被“剥离”而能迅速地适应市场转型的需要,将政治资源转换为经济资源,摇身一变而成为腰缠万贯的企业家明星,这种精英往往被一些社会学家称为机会面前“不落空”的精英,其所运用的精英转换策略是资源的替代。精英理论学者常常把精英的变迁与转型界分为精英替代(再生产)模式和精英循环模式。能从一种精英转换为另一类精英,这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中屡见不鲜,比如精英循环模式则是通常所理解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所指的是新的精英分子替代了旧的精英分子,恒定的位置上已经换了新面孔,在这种情况下最容易产生所谓的“失意精英”了。

  在体制和机制运行不公正的情况下,过高的期望一旦没有实现,往往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这么一类目前年龄50多岁的群体:在20岁左右的时候,他们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学校成为“革命阵地”,知识分子“上山下乡”,几乎没法读书学习;而到改革开放提出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的时候,他们很多年富力强却因学历不够、知识不足而被拒绝进入主流社会的机会;进入1990年代,企业掀起下岗分流的时候,他们因知识陈旧首当其冲被彻底淘汰出局。这是整体精英的失落,这是历史的遗恨。而在这么一个年龄段的群体中,只有少数人能够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或家庭的“红色”背景而成为今天的精英分子,如有的成了省部长,有的成为亿万富翁。

  实现阶层群体之间精英的良性互换和替代,恰恰是循环系统中“失意精英”迈向“适意精英”的社会逻辑起点所在

  失意精英丧失的是地位和身份,不灭的是精神和人格。重振雄风、东山再起,或者转移领域、另起炉灶,调整心态,都应该成为失意精英走出人生阴影的追求,而这也恰恰需要社会体制的创新、社会环境的改造、舆论氛围的酝酿,需要形成时代新的风尚。这样的风尚,不是精英的失落和淘汰,而是精英的再生和重替。同样,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各阶层的共同努力,需要社会合力去化解分配不均带来的危机,需要形成心态更为健康、行为更加理性的阶层关系,形成宽厚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社会群体心理。这才能带来马克思所期盼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编辑: 余伟刚
·我们为何缺少底气十足的“中产阶层”   2007-02-14
·吴敬琏细数大国崛起五大要素 中产阶层正在壮大   2007-02-12
·中产阶层也分层:"二流阶层" 中国成长的新力量   2006-09-15
·中产者痛并快乐着:走近中产阶层的心理世界   2006-08-15
·中国中产阶层调查:他们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   2006-08-15
返回国内新闻

 
高层动态
·公安部培训五百新闻发言人 孟建柱:拓展民意沟通
·快讯: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4日在上海举行
政策动向
精品专题
·神七发射:我们在现场
·【专题】2008浙江在线记者辽宁行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专家点评更多页
·消费影响更多页
·投资理财更多页
·宏观经济更多页
·学习十七大精神体会
·华南虎——媒体报道更多页
·党代表归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