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从“经济滞涨论”来看,5月10日以后,随着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相关数据的公布,CPI上升了8.5%、PPI上升了8.3%,一些人以此为据,并联系到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从2007年的11.9%下落到10.6%的状况,提出了中国经济将陷入滞涨格局的说法。有人甚至提出,通货膨胀将引致上市公司经营亏损由此引致股市下行的看法。但这些说法是不合实际的。首先,“滞涨”一词是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当时受第一次石油危机影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普遍发生了经济长期走低的同时CPI高涨的状况。与此相比,中国的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在10%以上的高位运行,2008年上半年达到了10.4%,这恐怕不能说是“停滞”。至多只能说是,从2007年的高位有所下落调整,而这种下落调整正是防止经济增长从快速转变为过热所必需的,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结果。
笔者认为,自2007年10月中旬以后,股市大幅下行的主要成因是,在防止经济增长偏快转变为经济过热背景下,实施宏观经济紧缩“组合拳”的重度出击。这些“组合拳”,既包括一系列外部紧缩措施间接地给股市走势以“减法”效应,也包括一系列内部措施直接地压抑股市使其走势向低位展开。
就股市的外部政策环境而言,首先,在货币政策方面,实施一系列从紧措施,其中包括:其一,新增贷款的行政性管控机制。2007年11月和12月不再增加新增贷款数额;2008年以2007年的新增贷款总额实行按季度分别管控新增贷款规模。其二,继续提高存贷款利率。在先期连续5次提高存贷款利率的基础上,2007年12月21日再次提高1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其三,继续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先期已连续8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基础上,2007年11月26日到2008年6月25日,又连续8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其达到17.5%的高度。其四,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2008年上半年,人民币与美元的比值上升了近7%。其次,在财政政策方面,2008年1-6月份,财政收入达到4万亿元,但同期财政支出仅为2.8万亿元,盈余数额高达1.2万亿元,是历史上最高的时期。如果将年初的13省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等重大事件考虑在内,则财政紧缩的程度不难看出。换个角度看,如果这1.2万亿元盈余中有半数(即5000亿元-6000亿元)用于政府投资或各种方式的消费(包括转移支付),它将推进2008年上半年乃至全年的GDP增长1个以上百分点,那么,2008年1-9月份的GDP增长率就不是9.9%了。再次,在外贸政策方面,2007年11月以后先后出台了3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紧缩措施:一是对1000多种出口产品或者取消了出口退税,或者降低了出口退税;二是对1000多种出口产品实行出口关税;三是对几百种出口产品实行了出口配额制度。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出口企业在2007年有15%的利润,则2008年就将处于亏损境地。以纺织品企业为例,出口退税从17%降低到11%,由此,将人民币升值(7%)+出口退税减少6个百分点+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经营成本上升超过了20%。这是为什么2008年上半年纺织品生产企业较普遍地处于经营困境的基本原因。再其次,在房市政策方面,先后出台了四项重要措施:一是土地出让金实行一次全额缴付;二是对第二套购房按揭贷款首付提高到40%;三是收紧给开发商的贷款;四是加大了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的投资建设力度。最后,随着劳动法的实施,工商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加大。这些政策虽然不是直接针对股市走势而实施的,但它们直接影响到了与外贸、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同时,间接影响着股市资金的供给状况,因此,对股市走势有着比较明显的“减法”效应。
就股市内部政策而言,“多管齐下”式的紧缩,直接引致了股市走势的下行,主要措施有四:其一,从2007年11月份起,A股证券投资基金连续3个多月暂停发行;二是通过窗口指导,2007年11月份以后的近6个月左右时间内,告诫基金管理公司“只卖不买”;三是调整证券公司自营资金占净资本比重的计价方式,将原先的按购股价格(即成本)计算自营占比改为按市值计算自营占比,迫使证券公司将浮盈股票卖出结清;四是继2007年10月份以后,继续加快大盘股的发行步伐。这些措施的直接结果是,明显减少了股市的资金供给,引致股市的供求结构失衡。
股市的供给主要由入市交易的股票数量和资金数量所构成。从供求关系上说,入市股票数量构成股市中交易对象的增加,入市资金数量构成股市中的购股需求。在入市股票数量与资金数量相对平衡的条件下,股市走势相对平稳;在入市资金明显大于股票数量的条件下,股价呈快速上行态势,反之,在入市股票数量明显大于资金数量的条件下,股市必然呈下落走势。
2006年以后,股市在股票供给数量大幅增加的条件下快速上行,主要得益于入市资金的大幅增加。就个人投资者而言,这些资金主要通过三个渠道进入A股市场,即证券投资基金、证券营业部开户和委托理财。具体来看,自2007年10月以后,证券投资基金的发行数量大幅减少。2007年11月之后的几个月内,证券投资基金的月度增加额快速减少,到2008年2月份仅为71亿单位;其中,2007年11月份起A股证券投资基金的发行几乎停止,2008年1-2月虽然发行了几只新基金,但数额总计不超过325亿单位。到2008年6月,证券投资基金规模出现了-632.51亿单位的净减少。另一方面,A股投资者开户月度增加数也大幅减少,2007年12月份降低到不足250万户,2008年2月以后降低到不足200万户,2008年5月降低到105万户。由此,引致了资金供给数量明显不能满足新增入市股票的交易需求,从而形成了股市中资金供给与股票供给之间的严重失衡。
2006年11月以后,一些人极力强调中国A股市场存在着严重的泡沫,强烈主张运用政策机制进行“釜底抽薪”式的打压。股市供求关系失衡与这种选择直接相关。在股市高位运行中,降低股市投资风险本来至少有两个方法可选择:以加法做减法和釜底抽薪。所谓以加法做减法是指,如果感到釜中水过热了,就通过增加凉水降温。这在股市中表现为,加大新股发行力度,让投资者在选择新股的投资机会中,逐步降低投资风险。实行釜底抽薪的方法需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比较清楚水温需要降低到多少为合适,二是一旦发现水温太低,有着足够的“薪柴”能够满足加温的需要。但这两个条件,从股市运行来看都难以操控。在窗口指导之下,先是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于股市的资金数额大幅减少,由此,引致2007年11月份以后的股市下行;2008年2月初,鉴于股市已跌破5000点,有关部门批准了2只基金发行,股市虽有所反映,但此后再发行基金,投资者的认同程度和认购热情就大大降低。在此背景下,基金的投资减少自然引致其他机构投资者的减少,并由此进一步引致个人投资者的减仓和入市资金减少。这意味着,股市已严重缺“薪柴”,因而,难以加温了。2007年11月份以后A股市场的大幅下行,再次反映出了中国股市的根本问题是体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