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原本从高层到坊间都讳莫如深的新中国领导人“身后事”,因逐步开放的文献档案、亲历者撰文和口述,而渐拨云见日。
今年迎来创刊十五周年的上海《世纪》杂志新近接受记者专访,知情人士回忆该杂志邀请亲历者陆续公开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等人部分“身后事”的细节。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中国内地相继创办了《炎黄春秋》、《世纪》、《百年潮》等杂志,此类专门针对现当代中国史研究的读物,不仅受到学术界肯定,也拥有大批百姓读者。
以上海出版的文史综合类双月刊《世纪》为例。这是中国内地唯一一份由中央文史研究馆与地方文史馆合办的权威性刊物。知情人士透露,当年该杂志由年逾八旬的萧乾先生倡导创办,最初就吸引了冰心、施蛰存、柯灵、冯英子、黄裳、李锐等京沪两地名人组成强大的编委阵容。鲜为人知的是,当年萧乾还将翻译《尤利西斯》的全部稿酬捐赠《世纪》杂志,作为创刊基金。
由于拥有上海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内地丰富的文史资源及人脉,进入二十一世纪,跟随文献档案逐步解密的脚步,《世纪》也屡屡突破“禁忌”,刊出第一手的“揭秘”文章。
二00三年,《世纪》杂志邀请原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局长周启才撰文回忆周恩来讣告和悼词起草的前后。后来又在二00四年第二期杂志刊出周启才回忆毛泽东讣告和悼词形成前后。
在这两篇具有突破意义的文章中,周启才首次提供了众多历史细节,诸如:江青等人极力压低周总理的丧事规格;邓小平围绕“周总理的悼词内容”及“谁为周总理致悼词”,与“四人帮”斗智斗勇;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等,力保毛主席丧事不受“四人帮”干扰捣乱等细节。
二00八年,《世纪》杂志副主编沈飞德又通过对宋庆龄遗嘱执行人之一李家炽的访问,首次公开披露了鲜为人知的宋遗嘱秘闻。李家炽证实,其了解的宋庆龄遗嘱共有五份,既有中文,也有用英文书写。在李阅读过的遗嘱中,宋庆龄期望将财物分送友人及身边工作人员,决定赠予钱款的受益人多达十人。
《世纪》杂志主编、上海文史馆馆长吴孟庆表示,“敬老崇文”是文史馆系统的一项传统,如今历史事件亲历者回忆录及口述历史正越来越受到文史馆工作人员重视。他说,以上海为例,健在的文史馆馆员平均年龄达八十五岁,他们大多是名门望族、世家子弟、昔日国民党军政要人遗留在大陆的后代,以及德高望重的文化人,他们好比是一部部“活的历史”。
此间历史学家则分析,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保存并逐步公开共和国的第一手史料,为学界所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