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中有一次有个投诉是说三鹿收了40多头得了肺结核的奶牛的鲜奶。”据这位人士回忆,那次事件虽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但一顿“饭局”封了这些人的口。
不管田文华昔日有怎样的口碑,她终究是商人。在金钱和道德的博弈中,田文华选择了企业利益,放弃了社会责任。然而,市场机制不可能容许一个人以牺牲他人尊严、权利、利益的方式增进自己的利益,社会最终必然也会用法律严惩这些行为
一场事件令三鹿集团将近五十年的“生命”嘎然而止。扼腕叹息之余,留给人们更多的是反思。
分析人士指出,不管田文华昔日有怎样的口碑,她终究是商人。马克思早就指出:“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在金钱和道德的博弈中,田文华选择了企业利益,放弃了社会责任。
在庭审中作最后陈述时,田文华也对此进行了反省:“我们忽略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道德,给婴幼儿及其家庭造成了痛苦,我也是一位母亲,这样的状况是我们没想到的,我撕心裂肺、痛苦万分……”一阵哽咽后,田文华表示愿意接受一切惩罚。说完,她从椅子上站起来,面对法官鞠了一躬。
而在此前不久,一项2605人参与的在线调查显示,53.4%的人认为中国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在选择原因时,74.5%的人选择了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的监管力度还不够;74.0%的人认为原因是社会上对企业的监督和制衡的力量都很弱。
“田文华和三鹿的骤然崩溃,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一个企业家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潮下,许多企业家可能都相信,把企业做大、做强才是硬道理。出于对业绩的追求,一些企业家对道德和法律缺乏敬畏,甚至为此不择手段,缺失了做人的最基本的伦理自觉和法律意识。”一位分析人士说,从长远来看,市场机制不可能容许一个人以牺牲他人尊严、权利、利益的方式增进自己的利益,社会最终必然也会用法律机制严惩这些行为。
如何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这项调查显示,77.9%的人认为整个社会应对企业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衡;69.4%的人认为应该加强对企业的规范和监管,防止企业的违规操作。或许,这一民意调查正是问题的答案。
编后
有人说,2008年的下半年是中国企业家的“滑铁卢”。事实也是如此,问题奶粉事件等一系列事件,不仅让某些企业家们卷入丑闻,而且也让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与商业道德遭遇前所未有的质疑。
“三鹿”的倒掉,让我们警醒企业家责任缺失给社会、企业自身以及所在行业带来的严重影响。田文华的结局,或许能给一些企业家提供一个自省内心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