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6日电 题:“我说话,也让别人说话”——中国两会的民主气氛让网民心动
在为期11天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大会上,五千多名代表委员在人民大会堂审议和讨论报告,辩论国是,成为全世界的媒体焦点;而会场之外,千百万海内外网民跟踪两会,大会堂内的辩论在互联网上一次又一次地掀起更大波澜。
大到应对金融危机,小到消费券、五一假期、山寨现象,无不成为代表委员和网民互动的热点话题。
代表委员们的辩论声被网民认为体现了民主、进步、和谐。网民也期待听到更多为公共利益而发出的争论声。
“我说话,也让别人说话,两会由此展现出和谐、民主的浓厚氛围。”“飞旋的蒲公英”在其博客上说。
网民“毛建国”说,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就相关话题发表不同意见,该批评的批评,不搞“和稀泥”,这表明代表委员的政治参与意识、履行职责意识和能力都在提高。
他说,“民主的气氛让人心动”。
在分组审议今年财政预算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王恩多和“其他”这一项目较上了劲儿,给网民们留下深刻印象。他指出,科技部总经费中“其他支出”占了三分之一,“这个‘其他’到底包括哪些部分,这个钱怎么用法,是我非常不明白的地方。”
网民“燕农”说,近年来的全国两会上不缺“炮手”,但过去的“炮手”所炮轰的多是宏观层面,很少像这样在具体问题上与政府部门“针锋相对”。
他说,“这不只说明代表委员议政参政的履职精神越来越饱满,也说明两会民主政治平台的言路越来越畅通,不仅能够容纳尖锐的意见,也能够包容具体的批评。”
代表委员的“较真”,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李永忠对财政预算报告里一个数据的不一致提出疑问,财政部预算司负责人随即做出解释,代表委员的认真细致可见一斑。
网民“毛建国”说,类似的疑问多次发生,大到保增长、保民生的宏观政策,小到高校教学评估、电子眼测速具体措施,代表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不留情面,直逼核心,促进了相关工作的完善,促进了相关部门的自省。
网民“燕农”说,谈宏观矛盾容易得多,批评具体问题避讳得多,曾经是行政领域的潜风气。但在具体问题上与政府部门“针锋相对”,对政府部门解决问题更具针对价值。
他说:“由于代表委员所瞄准的问题具体,也使政府部门几乎不能躲闪,而必须在一路追问中给出具体解释或者答复,最终达到以小见大、以点见面的参政议政目的。
“我们虽然不必为一个挑错而不吝溢美,但是由这两个数字追问所表现出来的参政议政逐渐具体而深入,以及民主政治建设的开放而包容,的确令人欣慰。”
“只有更多的代表委员仔细质疑、认真追问、不懈监督,两会才能够精彩高效,民主质量才会不断提高。”
激辩之声恰是和谐之音
两会是国家决策和参政议政的重要场所,代表委员来自全国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代表不同的群体,反映不同的利益诉求。网民“吴越论春秋”说,代表委员据理力争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发生激烈争论,这都很正常,两会就是辩论之会,只有大胆争论,那些事涉民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才能越辩越明,各方利益才能充分博弈。
他说:激辩能使我们对事物的看法更全面,考虑更周全,能集中更广泛的民意和民智,使随后出台的政策措施更完善。“我们期待听到更多为公共利益而发出的争论声。”
每年的两会是中国“监督能量”最集中的时候。代表的质询,委员的“炮轰”,媒体的聚焦,网友的关注,民间监督力量的凝聚使监督能量达到峰值——网民“林之”称之为“两会效应”。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网民已经成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力量。截至2009年1月,中国网民突破3亿人,而且还在以每月800万至900万人的速度增长。
“林之”说,这种“两会效应”用一种超常的效率处理一些社会问题,然而这种效应并不能延续整个政治生活。他说:“期盼‘两会效应’也能在日常政治生活中发挥充分的政治功能。”
两会之前,百姓对两会有着深切的期待,媒体、代表、委员等顺应民意,开设热线、开通信箱、公布博客等征集百姓意见和建议,并以议案或提案的形式提交到两会。网民“李建波”说,两会结束,网民开始新的期待:期待两会的代表和委员继续履职,期待问题切实得到解决,更重要的是,期待民意表达与沟通成为常态。
他说,两会一年一次,但政府对民意的关注不是一次性的,也不能停留于一时一事。政府应该把民意的收集、整理、反馈等形成制度化、程序化,让民意表达无时不在,官民沟通无处不在,让民意成为政府工作的指南针。
正如许多网民所言,大会堂内代表委员的尖锐辩论、无数网民的热烈回应以及这个强大的监督能量发挥的积极效应,恰恰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实际的、并且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