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4月9日专电(朱薇、李亚雄)为了尽可能让打官司的群众“少花一点钱、少跑两次腿、少误几天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决定大力构建便民诉讼网络平台,将在每个乡镇配备诉讼联络员、加大诉讼联系点、巡回审判站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健全电话立案、预约立案、法官上门立案、巡回审判等便民诉讼措施,村民打官司有望实现足不出村。
据介绍,近年来,为整合审判资源,重庆基层的人民法庭由过去的390个调整撤并为127个,但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老百姓诉讼不是很方便了,特别是一些山大坡陡的贫困山区,如一个年过七旬老人为到人民法庭打一个赡养官司,竟步行三四天。这种现象虽属个别,但足以反映出老百姓对诉讼方便的迫切需求。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钱锋表示,为了更好地做到司法便民,让更多人打得起官司、有理打得赢官司,法院将着重构建覆盖全市山区、村落的“庭、站、点、员”四位一体便民诉讼网络平台,设立巡回审判站、诉讼联系点和在每个村选聘一名诉讼联络员。村民要打官司可将立案要求告知诉讼联络员,由诉讼联络员通知法官下乡上门收案。同时,法院将切实加大巡回审判、就地审理的力度,主动深入田间地头、乡场院坝审理案件,每个基层法庭每年巡回审判率不得低于25%。
此外,重庆法院还将大力推行简易程序和速裁程序,不断提高当庭宣判率,积极探索简易案件格式化裁判文书。在诉讼指导上,法院将对当事人的指导、引导贯穿于审判过程始终,让群众明明白白、顺顺当当打“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