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据国际先驱导报等报道,蒋经国百年冥诞纪念会昨天上午在台当局领导人官邸举行,马英九率“五院院长”和国民党党务高层到头寮谒陵。站在蒋经国灵柩前,马英九忍不住眼眶泛红。他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我们今天在台湾,……经济的发展,各方面让大家觉得这是华人社会5000年来,可以说在经济、政治方面,做得最好的地方,这一点不能不感谢经国先生的贡献。”
希望葬在故土
台湾专门成立“蒋经国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活动筹备委员会”,筹划举办特展、座谈会等一系列活动,特别是在昨天举办隆重的“中枢纪念大会”。马英九说,纪念活动密集的这一周可以说是“经国周”。
斯人已逝,但他那始终挥之不去的游子情结,和晚年推倒岛内铁幕向大陆开放的魄力,令两岸的中国人为之铭记。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蒋经国的愿望和父亲一样,希望能够葬在魂牵梦萦的故土,“生前不能侍奉其亲,死后当归葬亲母……”无奈,一弯浅浅的海峡却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时至今日,蒋氏父子的灵柩,仍只能寄放在异乡的台湾慈湖。
开放大陆探亲
“文革”结束后,两岸关系出现了解冻的迹象。开放老兵大陆探亲,是当年国民党对大陆政策转变的标志性事件。国民党败退到台湾时,带去了数十万大陆籍军人。由于“二二八”事件引发的省籍仇恨,这些老兵长期被当地社会敌视,同时,由于当局严刑峻法禁止退伍军人返乡,这些已近垂暮之年的老兵无法回归故土。
身卧病榻的蒋经国命令时任国民党中央秘书长的马树礼召集有关部门,研讨开放大陆探亲。马树礼的方案力图将赴大陆的人数减到最少。蒋经国对此很不满意,嘱咐马英九研究可行性方案。李焕受命出任国民党中央秘书长后,直接策划开放大陆探亲案,很快订出原则方案。
当时国民党内对开放探亲意见呈两极分化。蒋经国赞同以探亲为契机全面打开两岸交流,但又不能不顾及党内保守势力,最后只好采取折中方案。1987年10月15日,时任“内政部长”的吴伯雄奉蒋经国令宣布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的具体办法,决定11月2日起施行。
台湾同胞往返大陆的人数,已由开放之初的每年5000人次,激增为目前的每年500万人次。追根溯源,蒋经国开放老兵大陆探亲,功不可没。
秘商和平统一
蒋经国一生奉行“一个中国”立场。他多次说,“两岸毕竟是血脉同根,政治歧见,难道一直能够让台湾海峡成为阻隔民族来往的鸿沟么?”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蒋经国身体每况愈下,他迫不及待要开启两岸和平统一的大门。
在大陆频频伸出橄榄枝之后,蒋经国派密使沈诚多次赴北京探路,沈诚得到了会晤邓小平、杨尚昆、叶剑英等领导人的宝贵机会。1987年3月,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向沈诚提出了两岸谈判的基本原则。1987年下半年,蒋经国下令在国民党中央设立大陆工作指导小组,并决定在次年1月初国民党“中常会”上讨论赴北京谈判的人选。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突然咯血去世,他亲自参与推动的两岸谈判,也令人惋惜地随之中止。
新诗寄托深情
马英九为了纪念蒋经国百年冥诞,亲手写了一首新诗《灯塔》来抒发对蒋经国的思念之情。
诗中写道:“走在俄罗斯古老的大地,你磨炼自己,像矿工寻找中国未来的燃煤;在赣南你深入最贫困的家庭,想建设公平幸福的人间;在上海,你和特权战斗,突显清廉正直的价值。”从俄罗斯写到上海,突显蒋经国早年的困苦历练。
接下来写道:“在全球石油危机的风暴中,你把风雨变成动力,推动十大建设,创造经济奇迹;在两岸长久的隔绝中,你开放探亲,让亲情重新联接,让历史走出更宽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