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复旦大学经过专家考试和校招生领导小组讨论,把38岁的蔡伟列入了2009年度博士生拟录取名单,导师为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先生。而蔡伟只有高中学历,下岗十余年——8个月前,他还在辽宁省锦州市蹬三轮养家糊口。”(4月28日《解放日报》)
38岁的蔡伟或许从未想过,人生最大的转折即将到来。如同一部充满魔幻现实主义的好莱坞式励志大片:高中学历、下岗十余年、蹬三轮、博士生、复旦大学、学术泰斗……他不但成了复旦大学百年校史上,甚至是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建立学位制度以来第一个以高中学历报考博士的学生。
机遇永远只会眷顾有准备的人,这类励志“大片”向来都不缺乏震撼人心的力量和细节。即将“奔四”的三轮车夫成为名校博士,这着实给当前备受诟病的硕博录取制度及渴望一举成名的浮躁民众打了一剂强心针。
“不为名、不为利,就是想把古书念懂。”蔡伟终于感动了裘先生、复旦大学及教育部。蔡伟的故事揭示,我们都是普通人,但我们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并不普通。虽然幸运之神并不能眷顾每个人,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只要目标正确,方法对路,就能水滴石穿,集腋成裘。通常只差了一步,很多人很多事,便成了咫尺天涯。
当梦想照进现实,润物细无声。当蔡伟遇上了裘先生和复旦大学,作为旁观者,由衷地为他高兴。不过,正如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顾云深所说,“蔡伟的知识结构较偏,比如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方面的知识,都需要恶补。”
对于博士生蔡伟而言,真正的考验也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