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报道 更多...
·乔传秀:认真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扎实...
·记者“潜伏”水军网站 半小时就能制造...
·浙江省委召开领导干部会议传达贯彻全...
·催人奋进新征程——浙江代表团出席闭...
·我省全国人大代表返浙 78件议案被大会...
·在这里读懂中国——记者眼中的全国两会
·浙江代表、政协委员畅想“十二五”
·圆满完成大会各项议程 浙江全国人大代...
两会天天报 更多...
·【第10期】反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第9期】浙江吹响进军蓝色海洋的号角
·【第8期】减轻学生负担增加老师收入 ...
·【第7期】GDP考核被淡化 评政绩看百姓...
·【第6期】两年前建议今朝实现 义乌试...
·【第5期】习近平寄望浙江:促转型发展...
·【第3期】四大“热词”聚焦浙江代表团
·【第2期】张德江寄语浙江民营经济“把...
代表委员面对面 更多...
·齐奇代表:法律体系形成关键要执行 建...
·雷后兴呼吁加大监管防医保卡变购物卡
·重庆公安局长乔装的哥了解民情 乘客打...
·代表委员:地震教育要纳入中小学课堂
·人大代表:政府采购猫腻太多导致集中...
·张金如代表:收入分配体制要尽可能多...
·大口径牙膏太浪费 陈海啸代表建言调整...
·湖州市长解读民生财政 要持续支出保障...
图说两会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2011全国两会 > 两会速递 正文
教育均衡绝不是低水平的“一刀切”
代表委员辨析教育公平

  两会期间,教育部与15个省级政府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共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针对会前民意调查位居公众关注度前列的教育公平问题,政府工作报告采用了“均衡”“更加公平”等提法。

  公平“短板”:投入不足还是分配不公?

  【焦点】“择校热”“占坑班”“条子生”……今年两会上,这些字眼在代表委员们的议案提案和发言中被频频提到。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两会前夕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30个主要城市教育公平指标评价明显下滑。在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实现有学上和免费上学的起点公平后,教育公平的“短板”在哪,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观点一】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东关小学校长方青代表:当前教育公平问题关注的主要焦点是接受同质教育的过程公平。百姓反映强烈的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接受教育的质量存在很大差距,主要根源还在于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带来的短缺。

  【观点二】辽宁省糖尿病治疗中心负责人冯世良委员:长期投入不足,高质量学校成为稀缺资源,与随着社会发展群众大幅增长的需求不匹配,是导致“择校热”等现象的直接原因。

  【观点三】天津市妇联主席朱丽萍代表:近年优质教育资源明显增加,为何公平感却更差了,分配不公是重要根源。长期以来,各地基础教育延续了以培养少数“尖子”为目标的精英路线,“钱”“人”分配不公较为突出,向重点学校倾斜,人为制造少数名校和大量薄弱学校,加剧优质教育资源稀缺。

  【观点四】天津农学院院长邢克智代表:没有“资源公平分配”就没有“教育公平”。一些地方为立竿见影出教育政绩,将有限经费投向见效快、基础好的学校,使得薄弱学校欠账太多,拉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随之又带来另一个分配不公,“权择校”“钱择校”现象愈演愈烈。

  (记者点评)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是投入不足和学校间、人群间分配不公叠加作用的结果。破解这一问题,必须打出一套“组合拳”,一手抓加大投入,一手抓公平分配,两手抓,两手硬,少一些“锦上添花”,多一些“雪中送炭”。

  均衡发展:如何看待优质“精英教育”?

  【焦点】发展不均衡,一直被普遍认为是导致教育不公平的根源之一。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上任伊始,就提出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提出“努力实现2012年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区域内基本均衡的新目标”。

  【观点一】浙江杭州高级中学原校长缪水娟代表说,公平只是手段,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才。精英教育和普惠教育并不矛盾。在现阶段教育整体水平还相对不高的情况下,优质教育资源存在,能发挥人才培养和改革实践先驱作用。

  【观点二】浙江富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代表:均衡发展不是要“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不能以牺牲效率为代价。一个缺乏优质教育的民族未来必然堪忧,社会上保持一定数量的优质教育资源有必要,这符合效率优先和人才培养需要。

  【观点三】方青代表:基础教育应该让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接受相同质量教育。只要有优质学校的存在,“择校热”就不会降温。

  (记者点评)教育均衡发展追求的最终目标应是各个学校高水平地“齐步走”,而绝不是低水平地“一刀切”摊平,优质教育资源有存在的必要,长远目标还是要建立更多的优质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惠及更多的孩子。

  政府责任:是“造峰”还是“填谷”?

  【焦点】新的义务教育法明文规定各地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然而许多地方却仍保留着“重点学校”。政府使用纳税人的钱办教育,责任和角色应该是“造峰”还是“填谷”,优质的“精英教育”应由谁来办,都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

  【观点一】河北唐山市第一中学教师王学红代表:重点校、示范校是一定历史时期产物,在如今提倡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要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问题,就是要在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取消公办重点校、示范校名号,坚持就近入学。

  【观点二】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人大副主任丁然代表:政府的职责就是实现让所有的孩子有学上,并逐步实现上好学。目前一些地方通过公办名校办分校、实行名校集团化扩张来均衡教育发展,结果却是“强的越强、弱的越弱”。但这并不排斥优质教育,出台政策鼓励和扶持民办学校办优质教育,满足那些有条件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增加教育可选择性。

  【观点三】天津大学图书馆馆长张凤宝代表:公办的所谓重点校,却只有少部分人获得享受更好教育的机会,严重影响教育公平,还容易滋生教育腐败。政府公共财政任务就是要放在提升薄弱学校的师资和教学质量上,从而缩小与优质学校的差距。

  【观点四】浙江临海市外国语学校副校长任美琴代表:五个手指还有长有短,公办示范校既然存在,就有一定合理性,至少激励很多学校积极发展硬件、软件,能像旗帜一样起到引领作用,让学校间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发展态势,也有利于培养人才。

  (记者点评)政府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对教育均衡发展做出政策细化和制度安排,并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和问责制度,防止“抽瘦补肥”,加大对薄弱学校投入的倾斜力度,通过“填谷”达到教育均衡和公平目的。同时,也应大力发展民办优质教育,为群众提供更加多样的选择。

  [精彩一言]

  “当前一些涉检上访行为的出现,当事人案结访不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司法机关工作还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检察机关不仅要依法起诉,更要让被告人认罪伏法。”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崔伟

  “在全球物联网刚刚起步的今天,中国企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晶

  “必须保证到检察机关的证据,包括审讯笔录等都是合法的,否则源头上的证据不合法,‘赵作海案’就很有可能再发生。”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云龙

  “重新审视公民的隐私权,并尽快制定隐私权保护法。”

  ——全国人大代表、新光控股集团董事长周晓光

  

  “当前,司法实践中证人、鉴定人出庭率普遍较低,已成为困扰立法和司法实践部门的难题。”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周玉华

  “对于我们这个‘点单就医’改革,当地老百姓很欢迎,乡镇卫生院很欢迎;我们采取的一些激励措施也让优秀的医生有了下乡的积极性,乡镇医生还可以在名医下乡的过程中学习到很多经验。”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副区长姚晓英

  “中国是海洋大国,我们在重视‘陆上环保’的同时也要重视‘海上环保’。”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

  本版均据新华社

转发到: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浙江在线微博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我省代表委员关注教育话题——学生·学校·学习
·深层求解“上学难”:资源不足还是配置不均?
·温家宝谈教育投入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原校长缪水娟代表13时网聊教育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