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建党90周年专题
本网策划 更多...
·【东方红·浙江人】项玉君:80后大学生...
·【东方红·浙江人】冯根生的变与不变
·【东方红·浙江人】红色间谍钱壮飞:潜...
·【东方红·浙江人】叶中央:海岛上闪耀...
·【东方红·浙江人】“拼命三郎”好干部...
·【东方红·浙江人】新老"海霞"不变的时...
·【东方红·浙江人】浙江党龄最长的健在...
·【东方红·浙江人】“浙东刘胡兰”穿越...
·【东方红·浙江人】坚持信仰 寻访革命...
·【东方红·浙江人】陈望道与《共产党宣...
红旗飘飘 更多...
伟大历程 更多...
·心系"三农"安天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与时俱进谱新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跨世纪全方位外交格局形成 放眼世界揽...
·百舸争流千帆竞——记中国特色社会主...
·基层劲吹民主风——探寻实现社会主义...
·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
·记党的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全党指...
·突破藩篱春雷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确立
视频新闻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建党90周年 > 最新消息 正文
共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足迹:光辉的旗帜 坚强的堡垒

  为了坚定村民们的决心,王光国关掉了自家的商铺和养猪场。看到许多村民实在拿不出钱来集资,他将卖猪攒下的几万元钱全部垫了出来——“工地上只要还有一人,我定会奉陪到底!”

  从2004年下半年起,王光国带领百余名“搬山勇士”,不分寒冬酷暑,一点一点凿,一寸一寸抠,绝壁奋战6年,凿出3里“天路”。40岁的他,此时已是满脸风霜、满手老茧。

  在群众心中,王光国就是他们的主心骨。但在家里,王光国并不是一个“顶梁柱”。7年来,他没有给家里拿回过一分钱,家务和农活全靠妻子一人承担,一年6千多元的工资还不够摩托车的油钱。

  始终和人民在一起。困难时刻,紧要关头,正是像王光国这样一批又一批的共产党员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躯为群众遮风挡雨,用自己的付出为群众带去力量和勇气。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无论是平常时期,还是危急时刻,率先站出的是党员,巍然挺立的是党支部。

  20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那是一场人们永远无法忘记的灾难。留在人们记忆中的,还有那一个个顽强战斗的集体。

  5月12日地震发生那一刻,距离震中仅80公里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震感十分强烈,位于机场的民航西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管制中心所在的大楼剧烈晃动。

  就在人们纷纷跑向开阔的地方躲避时,区域管制室的管制员们却岿然不动。因为他们知道,此时的成都区域正处于高峰时段,空中还有23架航空器在飞行。

  冒着危险,坚守在管制第一线的管制员们,冷静地疏散空中的飞机。直到震后27分钟,在指挥所有飞机飞离成都区域后,他们才最后撤离航管楼。

  为了使空中交通尽快恢复,赢得抗震救灾的时间,管制员在震后又冒着余震频发的危险,义无反顾地返回已经受损的航管楼,加班加点工作,保障各类救灾飞行。

  坚强的堡垒,锤炼出先锋的队伍;顽强的斗士,凝聚成先进的集体。沈战东、宋文博、谭东……这些共产党员的名字,深深镌刻在国人的心中;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党委、青海省玉树县公安局党总支……这些坚强堡垒的壮举,永远值得人们铭记。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开心网 开心网 人人网 人人网 推荐到豆瓣 豆瓣 搜狐微博 浙江在线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侠骨柔情——3位女共产党员的革命人生
·贵州望谟抗洪救灾速写:关键时刻,共产党员站出来
·冰山丛林里的一抹鲜红 记雪龙号上的党员们
·共产党员应怎样纪念党的生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