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国,无疑是最不缺新闻的地方。
数不完的新鲜事,道不尽的新变化,目不暇给的新名词,不胜枚举的新问题……信手拈来,都是上佳的新闻素材。然而这些新鲜的素材,有时竟很难为新闻工作者发现,一些记者甚至抱怨“没新闻”。为何会有如此抱怨?
一辆自行车、10年采访路、36册采访本、120万字采访笔记、100多个县市区、300多个村镇,大众日报社高级记者陈中华,常年奔波在基层乡野,碰到假化肥深挖坑农事件,碰到住房难呼吁建设廉租房,自己得癌症住进医院接着写老病友的“陪护难”……在他的眼里,永远有写不完的新话题。
陈中华为什么能?因为他知道农民种地为啥赔钱,了解“示范园”为何变成了荒草滩,懂得村民代表大会咋个开法才算透明,他把农民当兄弟,农民也把他当兄弟,他这个记者是“从地里长出来的”。
反观一些新闻工作者,报道取材失之于窄,形式失之于旧。镜头成天追着明星、领导,“元旦完了猜春晚,春节到了送温暖,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四季歌”,少数人养成“典型高大全,经验靠‘提炼’,稿件抄文件,对话自己编”的坏习惯,甚至捕风捉影听风是雨、为赚眼球放弃追求,直接踩到了职业道德的底线。
种种陈规陋习,正是他们抱怨“没有新鲜事”的直接原因,而究其根源,则在于贴近实际的认识不到位,贴近群众的工作不得力,贴近基层的功夫不到家。
平心而论,陈中华的能力,并不天生比新闻界的同行们高,他去基层的条件,也不比同行更优越。他的高明之处,在于真正贴近基层,观察、记录并且参与基层的发展进程。
贴近基层,不仅仅是物理层面的接近,更是心理层面、思想层面、情感层面的贴近。没有贴近之心的基层调研,时常可能变成彼此心照不宣的成果汇报会。失去责任担当的基层之旅,难免如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所嘲讽的,“朝辞宾馆彩云间,百里万里一日还。群众声音听不到,小车已过万重山”。只有矫正长期高高在上、基于都市、精英的视野和价值观,只有主动走到基层治理的末端,走入平民百姓的生活,我们才能重新“发现”基层,继而把握一个完整真实的中国。
也只有在这样一个全新的社会图景中,新闻工作者才能更加充分地认识到脚下这片土地的厚重与繁杂:一边是GDP登上世界第二、高速发展以致“城市病”蔓延,另一边却是超过一半的农村人口、数千万仍需扶助的贫困人群。如何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社会?什么才是时代的真问题?这都需要新闻工作者贴近基层去找寻答案。
在这个时代,我们不缺乏纵论世界大势、笑谈国际风云的宏大叙事,也不缺乏上层建筑、制度供给的深刻探讨,但我们往往缺乏向下的眼光和行动,对基层社会的了解,渐后于社会高速发展的步伐,而缺乏基层视角的中国,定然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
离群众越近,新闻才越有新气象——新线索、新表达、新亮点。
离土地越近,新闻才越有新价值——新思考、新发现、新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