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
15%的药品加价,这是上世纪50年代,由于政府对医院投入不足而采取的政策,简言之就是允许医院在进药之后,再加价15%销售给患者。但是今天看来,长期实行的这个政策使医院逐步走上了以药养医的逐利之路。
顾昕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假如政府解除15%的管制,让医疗机构拥有自主权,他们可以到市场去挖掘这种便宜的进货渠道,请问政府的有关部门为什么要做那种管制呢?
解说:
为什么要做这种管制?疑问还有很多。事实上2009年8月,卫生部、国家发改委等9个部门联合发布过一份《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这项《意见》被认为是新医改的重要举措。当时的要求是政府建立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要从2009年到2011年的三年时间里,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通过政府补贴等方法,实现基本药物按照竞价销售的零差率销售。
孙志刚:
但是实际上在执行当中,这项改革很难推行,因为医院确实有问题,有你自身的问题,也有体制机制的问题。但是医院的这些问题它的根源在什么地方?它的根源是在政府。
解说:
破除以药养医,首先在于政府自身的改革,这是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在面对采访时阐述的观点。事实上两年之前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同样引发人们关注的,还有一个陕西神木县的医改。
2009年7月新闻:
当时我们测算2009年搞全民免费医疗,一年的资金需要是1.5到1.8亿。
解说:
2009年陕西神木县实行全县免费医疗,而且他们的改革方案经过了调研、公布,以及全县群众的参与讨论。为保证政府提供足够的资金,神木县拍卖掉了县宾馆用地,拍卖了九千万,用来建新的县医院,此外拍卖的还有农业综合办公楼。全民免费医疗运行一年之后,报告显示,2009年实行全年免费医疗总共花费是1.49亿。除了原有中央省市配套医保基金三千万,县政府增加财政投入1.21亿。2010年神木免费医疗投入财政资金增加到了1.8亿元,增幅26%。
孙志刚:
不增加政府投入,很难解决这个以药养医的问题。看财政把钱怎么花、往什么地方花的问题。解决老百姓看病的问题和财政收入的多少,我看没有直接关系。关键在领导是怎么来看这个问题,如果下决心要解决老百姓看病的问题,我想再困难,他都能够解决老百姓看病的问题。
白岩松:
再困难都能解决,这似乎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目标。最初的那种医药的招投标,出发点是不好,不一定。比如说就像新医改政策研究专家朱恒鹏说,实行药品招投标政策初衷为了抑制药价虚高,结果却被某些利益团体钻了空子,利用政策,在中标价、制定药品批发和销售等多个环节遵循潜规则,相互勾结,形成了隐秘的利益链条,并且成为推高药价的幕后黑手。
现在我们看到了这里这样的问题,所以刚才短片里听到很少听到但是特别让人有信心的一句话。他说医院有没有责任?有,潜台词是医生也有责任,但是主要的责任在政府自己,我们再听一遍这句话,因为他后面还说了很多。来,一起听一听。
(2011年11月20日节目)
孙志刚:
因为医院确实有问题,有你自身的问题,也有体制机制的问题,但是医院的这些问题它的根源在什么地方?它的根源是在政府。我们现在提公立医院改革,破除以药养医,首先不是改公立医院,首先是改政府自身,改革我们自己一些体制机制,调整我们一些政策。我们政府应该首先是检讨我们自己,我们政府哪些方面出了问题,导致我们办的医院出了这些问题,我们首先敢问自己,不要隐讳这些问题,不要回避这些问题,把我们最新改好。
古斌:
这需要勇气。
孙志刚:
我们要有勇气来首先改我们自己,把我们自己没做好的地方改过来,这样我们的改革才能够推进。
白岩松:
我要向这番话致敬,我要向说这番话背后政府的这种意识转变来致敬,我要向以这样的目标为目标的新医改参与者致敬。但是接下来要真正把药价虚高的问题解决下来,首先要让药跟医院的利益必须脱钩。要让它脱钩,必须给医院以补偿和投入,否则人家怎么活下去,即便变成公益性的医院也得活下去。回到刚才孙主任曾经说过那句话,还真不是钱不钱、穷不穷的问题,只要想把这件事做好就真的能做好。在这个时候当然产生更大的一种期待值了,不仅补上它,而且补完了之后,医院可以更好地运行,而我们都是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