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8日讯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城乡发展规划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今天联合发布2011年《城乡一体化蓝皮书》。蓝皮书通过对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情况进行普遍调查和典型调查,系统研究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创新,深入分析了各地在城乡协调、统筹发展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突出问题,并提出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意义的对策建议。
“新农合”效果喜忧参半,农民工群体满意度较低
蓝皮书认为,以新型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一直被视为是缩小城乡居民社会福利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从2002年开始重新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开始大力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经过几年实践,两项制度已经从最初的试点发展到基本上覆盖全部农村地区,享受农村低保的人数与参加新农合的人数均大为提升。
对农村医疗设施和新农合效果的调查结果显示,拥有卫生所的村庄已经占到75%,但是仅有略多于一半的村庄卫生所能保障村民的健康需求,说明农村卫生医疗设施还有待改善。
对于新农合的效果,蓝皮书调查显示,农民对这一医疗制度的满意度和由此得到的安全感都很高,这相对于他们以前的医疗状况来说,的确是很大的改善。但是,新农合的问题也浮现出来。其中,农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收费高”,很多农民认为随着医疗费用的报销,药价也水涨船高,农民从中获取的真正利益并不多。同时,新农合保障的疾病类型少,程序复杂等也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在很多时候还会给农民造成麻烦。
与此同时,农民群体中的一部分——农民工群体对新农合的满意度较低,他们从户籍身份上讲是农民,但从职业分工上讲他们是流动在城市里的工人,他们的医疗费用无法纳入报销范围,对于他们而言,新农合并没有改善他们的医疗环境,也没有给他们保障。
中国的医疗保障分为三个群体:广大的农民、城市居民和城市职工。三者的医疗保障水平是不相同的,尤其是在大病医疗上。虽然,每个省份因各自情况不同,报销比例不尽相同,但是,整体而言,农民的报销比例是最小的,通常在40%—50%,城镇居民次之,最高的是城镇职工,一般能达到80%。
蓝皮书指出,上述这些方面均是城乡统筹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2003年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期
蓝皮书认为,城镇化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世界各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消除城乡体制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我国的国情、城镇化发展过程及特点决定了我国的城镇化道路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道路,也不同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回顾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呈现起步晚、波动大、复苏慢、推进快等鲜明特点。
蓝皮书在总结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在基础上,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城乡分离的城镇化起步阶段(1949—1957年)、城乡对立的剧烈波动阶段(1958—1965年)、城乡关系僵化的停滞阶段(1966—1977年)、城乡关系松动的复苏阶段(1978—1992年)、城乡关系改善的稳步增长期(1993—2002年)和城乡矛盾显现的高速发展期(2003年至今)。
蓝皮书指出,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与乡在资源、投入、能源、产业布局等方面存在较大竞争,城乡矛盾也随之而生,主要体现在城乡收入、城乡教育、城乡医疗、城乡就业以及城乡的消费和政府的公共投入等多方面的差别。但是,这一时期正是城镇化发展的高速时期,是城市发展的吸纳期。到2007年,我国设市城市数量为655个,建制镇达到20000多个,城镇人口由2003年的52376万增长到2007年的59379万,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已达1.2亿人,城镇化率也由40.53%上升到44.94%,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0.9个百分点,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城镇化率49.62%,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局面。
总之,虽然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但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并且这种态势还将会保持一段较长时间,因此,应针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健全并完善经济发展的各项体制机制,科学理顺城乡关系,保障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滞后于城镇化发展
蓝皮书认为,我国目前正进入城镇化发展新阶段,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城镇中“镇”的规模偏小,集聚辐射力不强;城镇化的内在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土地城镇化大大超前于人口城镇化;工业化未能有效地带动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缺乏;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滞后于城镇化发展等。
调查发现,相对于土地的大量占用,我国农村人口的城镇化速度和产业增长并没有相应地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许多地区存在大量的“空心镇、空心村”,一些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土地闲置率甚至高达55%以上。这说明我国城镇化发展存在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土地配置的不经济,缺乏集约性,集中度不高,没有实现有效节约土地空间的目标。
数据显示,人口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也滞后于城镇化的发展。以青岛市为例,目前在全市农村244万劳动力中,从业人员仅为231万人,有转移就业要求的29.3万人。在231万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一产业的131万人,占53%;从事第二产业的52.7万人,占22%;从事第三产业的47.3万人,占20%,从事第一产业的比例较高。部分用人单位不与进城务工农民签订劳动合同,不给农民工投保。由于对城镇建设中征用农地补偿标准较低,安置、保障措施不到位,不但引起农民群众的不满,导致群体性上访事件,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安定,而且使得进城农民因进城后生活水平下降而要求将户口迁回农村,出现“反城镇化或拒城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