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观察
大病救助在海内外
□本报记者雷路展
在海外
建立大病救助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医疗保障比较健全,他们对大病救助的一些方法,也能给我们一定的启发。
在法国,医疗保障体系专门对30种严重疾病包括慢性疾病“开绿灯”,如艾滋病、帕金森氏综合征等。如果有人患了这30种疾病中的一种,国家将全额支付他的医疗费。越是疑难杂症、重病大病,参保人员越能享受到近乎百分百的医疗报销。生活困难、接受社会救助的弱势群体甚至可获得免费医治待遇。比如说一个穷人患了癌症,需要做化疗等,他可以到一所公立医院,由国家免费为他进行救治。
对工薪阶层来说,员工的医疗保险费占工资总额19.6%左右,由企业和员工按比例分摊,通常情况下从员工工资总额扣除6.8%,其余由企业承担缴纳。自由职业者根据收入情况按一定比例缴纳医疗保险费,而无收入人员则只需缴纳少额甚至免交保险费就可享受医疗保险。
在墨西哥,无论是成立已久的社会保险局或者新近建立的大众医疗保险计划,都采取转诊制的方法来控制成本。也就是说,病人第一步必须到初级医院或特定的家庭医生处就诊,只有在病人病情较为严重和复杂,才会被建议进入中级或高级医院就诊,这样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机制。对于发病几率较小的重大疾病,各个医保机构设立了专门的大病保险基金。大众医疗保险计划中的大病保险基金占医疗保险基金的8%,应对参保家庭的突发性严重疾病。全国社会健康保障委员会主席安冬尼奥·费尔南德斯举例解释,如果一户参保家庭的孩子患上白血病,被转入一家中级医院治疗,医院自行设计治疗方案,而委员会每年付给这家中级医院27000美元的保险费。如果孩子病情仍然十分严重,需要转入高级医院进行骨髓移植手术,委员会每年则需支付高级医院60000美元的医疗保险费。大病保险基金保证每个参保家庭在成员遭遇重病时,都能够及时地接受良好的医疗服务,而不至于因为家庭经济条件而耽误了治疗。
在国内
目前,我国的一些地区也非常重视大病救助问题,制定了一些可行性很强的制度,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上海市青浦区,从去年11月份正式启动,至今年1月底,已有11.8万农民参加“特种大病救助基金”,农民个人只要出10元,如果患尿毒症、白血病和其他恶性肿瘤(包括肝移植),报销医疗费用超出5万元,就可启用这种救助基金,最多可报销50万元。
据了解,特种大病救助基金由农民个体每人出10元,区财政每人出10元,合作医疗基金每人出10元,今年总共筹得300多万元。今年上半年,全区投保农民中,新发现了27名三类特种大病病人,但由于第一年治疗费用不高,300多万元可充分保证他们的治疗开销。业内人士分析,在最初几年内,每年的基金都会有所结余,像滚雪球一样,基金的保障力度将逐年增强;万一不够报销,政府财政也会给予托底保障。
在宁夏中卫市,于2008年4月启动实施特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采取财政预算、自治区补助、社会捐助的方式,建立了特重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破解了资金筹集难题。在自治区补助的基础上,市财政每年安排预算100万元,组织企业家、机关干部年均捐款50万元。为建立社会慈善资金筹集长效机制,中卫市将每年的3月31日定为“中卫市特重大疾病救助活动宣传日”,由民政部门负责宣传、办理咨询、接受社会捐助等。截至目前,中卫市已接受社会各界捐款123.9万元。
规定还打破了病后申请报销模式,实行患大病特困户提前预借资金办法。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缴费困难时,可以申请预借部分住院费。自2008年4月1日起实施大病医疗救助制度以来,先后为229名特重大病患者发放救助金677.8万元,单人最高一次性救助14.6万元,186名大病患者获得了新生。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