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多年持续高增长,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也面临“成长的烦恼”: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长期积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凸显。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代表们认为,这一部署既是着眼于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也有助于拓展未来发展空间,将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构建均衡发展的新格局。
构建扩内需长效机制,促进“三驾马车”协调拉动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不平衡,从需求结构看,主要是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的失衡。代表们认为,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扩大内需特别要扩大消费需求,构建长效机制,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
要让百姓“有钱花”。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祝作利代表认为,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要让百姓“敢花钱”。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投入大幅增加,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但目前覆盖面仍然较窄,保障水平不高,许多居民不敢放开消费。云南怒江州委书记段跃庆代表认为,只有健全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障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筑社会保障安全网,才能让老百姓解除后顾之忧。
“扩大消费需求离不开消费条件的改善。”海南省教育厅厅长胡光辉代表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对教育、文化、休闲等需求不断增强,要通过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来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代表们建议,未来要更好地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进出口齐头并进,既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保持并增加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又充分发挥内需潜力巨大的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加快农业现代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差距仍然是城乡差距,最大的结构性问题仍然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十八大报告提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城乡一体化改革,必须坚持富民优先的鲜明导向,加强整体设计和系统安排,切实保障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有力有序推进。”江苏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代表说。
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强基础、补短板,重农抓农丝毫不能放松。”段跃庆说,要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着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着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着力构筑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激活农村自身的各种生产要素,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让广大农民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胡光辉建议,统筹考虑城乡公共资源分配,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未来要继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工农城乡利益关系,推动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们建议,把促进人口城镇化作为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抓紧制定并有序实施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政策措施,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农民工并逐步实现均等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同时,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合理引导人口流向和产业转移,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布局、合理分工、功能互补、集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