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故宫获捐百块金砖与百万金箔:为下个600年储备维保材料
2018年04月17日 08:25:31 来源:澎湃新闻 记者 贺梨萍

  4月16日,在故宫宝蕴楼举办的受捐仪式上,故宫博物院接受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向其捐赠的古建筑维修保护的重要材料——100块金砖和100万张金箔。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捐赠仪式上说:“这是今天送给未来的礼物,为紫禁城下一个600年储备优质古建筑维修保护材料。”

受捐仪式现场

  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的故宫古建筑整体维修保护工程迄今已有18个年头,这是自1911年以来的一百余年间最大的一次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为了秉持“最大限度保留古建筑的历史信息,不改变古建筑的文物原状,进行古建筑传统修缮的技艺传承”的原则,故宫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故宫古建筑群多次修缮依保持原有布局和形式的原因是:故宫官式古建筑在建造、维修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严格形制的宫殿建筑施工技艺。虽多次翻修,但坚持使用传统材料、传统工艺和传统技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历史信息。

100块受捐金砖

  故宫专用金砖:敲之若金属般铿然有声

  自永乐皇帝朱棣营建紫禁城起,北京与苏州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明代皇帝派官员在苏州设窑烧造细料方砖,用于宫殿营建维护。苏州陆慕因地处阳澄湖西岸,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土质细腻温润,制砖技艺精细成熟,使砖料细密质坚。其中,质地最为坚细者,敲之若金属般铿然有声,称为金砖。因此,陆慕窑区始终都是明清皇家建筑中主要宫殿室内铺墁使用的材料,也是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自1980年代起,金砖制作传承人金梅泉先生,带领制砖工匠初步恢复古法,制作了一批精工细作的大型方砖,故宫博物院把这批新制的方砖铺墁在气候较为阴冷的坤宁宫后廊。结果,这批方砖在经过了将近30年、数千万人次的踩踏后,至今依然未见大的磨损。苏州陆慕御窑金砖技艺于2006年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陆慕御窑金砖厂成为金砖技艺唯一责任保护单位,技艺传承有序,工艺流程完整,具有唯一性。2008年起,陆慕御窑金砖厂启动古法重制明清原味金砖项目,并经过多年尝试和努力取得成功。

受捐金砖

  2015年,苏州陆慕御窑金砖厂将用古法重制而成的新金砖样品,送检国家陶瓷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并与古金砖进行比对。结果显示,新制金砖的质量已经非常接近古金砖。自此,苏州陆慕御窑金砖厂成为唯一有能力生产古法金砖的企业。在重制金砖的过程中,金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金梅泉先生、金瑾女士一起,根据明嘉靖时期砖窑督造官张问之等人所著零星古籍中所载方法,经过多年反复实践试验,终于复原了早已亡佚的明代记录金砖烧造工序的史料《造砖图说》,厘清了金砖的基本概念和历史,体验和领悟到了金砖制作的核心奥秘所在,以及金砖工艺的文化内涵和生命精神。

受捐金砖

  据了解,制作金砖的传统工艺共分29道工序,主要分为取土、炼泥、制坯晾坯、烧窑窨水四个大的环节,每个环节细分为6-9道工序,采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制作工程中,取土炼泥大约需3个月,制坯晾坯大约需5-8个月,烧窑窨窑大约需5个月,全部工序完成大约需要1年多时间。古法金砖的成品率大约是20%。

  此次,在故宫博物院工程管理处和材料管理办公室的多方考察和努力下,将苏州陆慕御窑金砖厂列入定点材料基地候选名单,又多次组织全国古建筑材料专家来到苏州御窑,从工艺流程、成品质量、原材料储备、环保落实和当地政府支持情况等多方面做了考察论证,确认苏州陆慕御窑金砖厂技艺传承完整有序、具有唯一性和独立研发成果,所产金砖符合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的材料要求。于是选定了苏州陆慕御窑金砖厂作为故宫官式古建筑金砖材料基地。今年2月初,在陆慕御窑遗址所在地,举行了故宫官式古建筑材料(金砖)基地授牌仪式。

  故宫用金箔:经过12道工序、每张0.15微米

  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离不开各种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金在其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其中装饰金有镏金、贴金、扫金等工艺。贴金是传统古建筑油漆工艺的主要内容,金箔是主要材料,按金箔使用部分划分,一部分装饰于彩画图案之间,以增加彩画的辉煌效果,一部分用于下架装修,以突出其轮廓使各部位界线分明。南京生产加工金箔的历史非常悠久。据记载,南京金箔起源于龙潭,龙潭镇原属于南京江宁区。

  金箔的材料要求十分考究。黄金本身柔软,强度不足,单纯用纯度极高的黄金难以打出极薄的金箔,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其它元素,使其合金化,以增加金的强度。由于银与金能完全互溶,且其延展性仅次于金,因此银为最主要的添加元素,其次为铜。目前故宫博物院使用的两种金箔分别为库金与赤金,库金含金量98%,其余2%为银及其它稀有材料,均为制作金箔必不可少的成分;赤金含金量74%,其余物质24%,主要是银。根据产品品种的要求,按比例加入定量的银、铜等其它元素。

受捐金箔

  制作金箔的传统工艺分为12道工序,分别为:黄金配比、化金条、压延、做捻子、落金开子、沾金捻子、打金开子、装开子、炕炕、打了细、出具、切金箔。一包金片需要锤打2-3万次才能得到薄如蝉翼的金箔,正常标准金箔厚度为0.12微米,为故宫博物院定制的金箔厚度每张0.15微米,加工工艺要求更高。金箔没有成品率,没成型的金箔全部回炉重打。

故宫用金箔

  2002年启动的故宫古建筑整体维修保护工程开始至今,南京金陵金箔股份有限公司是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中使用金箔的唯一供应企业,故宫午门、太和门、神武门、寿康宫、慈宁宫等重要古建筑的维修保护工程,均使用金陵金箔修缮,使用的种类为故宫专用九八加厚金箔(尺寸93.3毫米*93.3毫米)和七四金箔(尺寸83.3毫米*83.3毫米),每百张平均厚度为0.15微米。共使用金箔约247万张。此次,在故宫博物院工程管理处和材料管理办公室的多方考察和努力下,通过专家论证后,选定了南京金陵金箔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故宫官式古建筑材料(金箔)基地”,并于今年2月举行了授牌仪式。

  古建筑材料供应市场难以满足故宫的要求

  传统上,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包括“瓦、木、土、石、搭材、油漆、彩画、裱糊”等八大作,其下还细分了上百项传统工艺。从材料到做法,都要严格遵循营造则例,因此,过去在紫禁城里必然集中了全国最好的古建筑营造方面的能工巧匠,也集中了全国最好的古建筑营造材料。在传统修复材料供应质量方面,明清时代有紫禁城专属的建筑材料供应基地,例如专为皇家工程烧造砖瓦的窑厂,按皇家标准备办,最终成果都应用在紫禁城古建筑建造和维修保护中。

  但是,一段时期以来,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工程,也像社会上一般的建筑工程项目一样,引入市场竞争,“一刀切”地采用“项目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的方式实施经费管理。往往以综合报价或“谁报价低就用谁”的简单标准,通过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古建筑维修保护材料也采用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的方式取得。“货比三家”,价格便宜占重要因素,因此精工细作的传统维修保护材料难以中标,逐渐被迫退出竞争。

  目前在古建筑材料供应市场上,已经难以购得符合要求的优质传统材料,更难以保证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所需要的传统材料质量。例如在砖瓦材料方面,以往我国古建筑砖瓦产品的生产基本沿用传统的烧结工艺。但是,由于市场竞争和经济利益等方面影响,过去严格的砖瓦生产工艺,现在一般都不再采用,造成成品质量与明清时期存在很大差距,体现在砖瓦的规格尺寸不统一,各项力学及物理指标无规范,强度、密实度、吸水率等相差极大且变形严重。这样的砖瓦产品使用于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必然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

故宫古建筑大修现场

  但是近年来国务院将“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北京故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故宫博物院成立了“故宫研究院古建筑研究所”,强调开展古建筑营造技艺和传统材料研究。

  2015年岁末,故宫博物院启动了“研究性保护项目”这一概念,故宫博物院选择了4项急待维修保护的古建筑群,作为“研究性保护项目”的试点,即养心殿、乾隆花园、大高玄殿、紫禁城城墙,希望以这4项古建筑维修保护作为新的起点,建立起“研究性保护项目”的有效机制。

  太湖世界文化论坛,是中国创立的一个高层次、非官方的国际文化论坛。此次,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材料捐赠仪式,由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向故宫博物院捐赠古建筑维修保护材料,这些珍贵材料符合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要求的材料性能标准,为故宫古建筑的永续传承“添砖加瓦”。此次行动不仅肯定了古建筑材料生产厂家的贡献,也给日趋缩小的古建筑材料市场带来不小动力,让社会公众更多地关注濒临失传的官式古建筑材料和工艺,也对于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起到促进作用。


标签:故宫;受捐;金砖;金箔 责任编辑:沈正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