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7

共享单车持续火热 吴晓波:可能只是一个冷笑话

编辑:周舸
导 语

目前,超过30家企业在上海竞争共享单车市场。这几天,网络上传言,有关部门要暂停投放共享单车。对此,上海市交通委在3月15号回应称,这一消息并不属实。

  浙江在线3月17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洪慧敏)“共享单车可能是一个冷笑话。”今天,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对当下非常火热的共享单车创业,提出了“冷思考”。显然,这给本来非常火热的“共享单车”热锅里,浇了一勺冷水。

  吴晓波认为,“如今看来,那些外部性因素对行业发展影响颇大,如产能过剩、进入市场的低门槛以及竞争者之间的道德底线低下,这些企业根本无法控制的不确定性,将让这一行业早早地陷入无序而无奈的泥潭。”

  投放:共享单车纷纷进入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

  3月上旬的一个深夜,在上海的街头,三人将十几辆崭新的自行车放置在人行道上,之后又驱车前行几百米,继续放置自行车。他们正在进行共享单车的投放工作。

  在上海市,以“摩拜单车”为首,共享单车在2016年迅速流行起来。由于收费低廉(30分钟1元)、可随处停取以及外观时尚,深受年轻人欢迎。摩拜作为备受注目的新创企业,筹措到了数亿美元的资金。

  摩拜单车的成功吸引了其他新创企业经营者的注意。多家共享单车公司相继出现,他们的商业模式几乎相同,仅在车身颜色和收费标准上有所不同。其战略是尽可能拿到融资,以低价服务排挤竞争对手。

  在中国,从2016年开始流行起来的共享单车服务正在陷入过度竞争。在上海市至少有7家公司进军该领域,甚至出现了30分钟收费0.1元这种不考虑收益的服务。

  而毗邻上海的杭州,也成了各家“共享单车”公司的争夺市场。

  问题:“共享单车”成上海等管理难题

  共享单车受资本和创业者追捧,也给一些市民提供了便利。目前,共享单车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伴随着其快速的发展,一些不文明行为也屡屡出现;共享单车在为市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管理上的问题。对此,由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指导、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拟定、多家共享单车企业参与、行业自律性质的共享单车团体标准正在制订当中。

  据报道,上海拥有共享单车45万台,乱停乱放现象始终难以彻底根治。为此,近日,上海市质监局联合自行车行业协会,正在研究制定共享单车的准入门槛,要求共享单车须具备GPS定位功能,并计划将马路上的非机动车停车点设置成电子围栏。也就是说,只有将车辆停放在手机软件的电子地图显示的指定区域中,才可以开始和结束行程。

  正在制订的共享单车团体标准中,除了对使用人群的年龄进行限制以外,对车辆的出厂质量也设置了更高门槛,拟比现行的《自行车安全要求》这一国家标准更为严格,并规定3年强制报废。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副处长孟凯说,它要更充分地考虑到多次重复使用的要求,和在户外免维护的这样一个要求。

  针对企业只管投放不管监督维护的现状,团体标准还要求,每投放10000辆共享单车,企业就需要配备50名服务人员。

  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建荣说,“这样一来才能够保证你的单车的完好率以及乱停乱放的监督,现在据我所知,有些企业已经投放了10万台,他们的真正的管理和运维人员都不足一百个人。”

  此外,针对用户反映的押金退还问题,团体标准还将规定,押金返还时间须在7天以内。据了解,共享单车团体标准并不具备强制性,企业自愿参与,属于行业自律。而上海市交通委正会同多部门制定《上海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目前初稿已经形成,今年年内将出台。

  上海自行车行业协会:趋于饱和,建议均衡投放

  目前,超过30家企业在上海竞争共享单车市场。这几天,网络上传言,有关部门要暂停投放共享单车。对此,上海市交通委在3月15号回应称,这一消息并不属实。

  上海市交通委社会宣传处工作人员说,“共享单车的规范发展和管理问题,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相关意见在条件成熟时,会及时对外发布。”

  同时,多家共享单车企业也向记者透露,并没有收到相关要求停止投放车辆的书面通知。不过在近日,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向各共享单车企业曾提出建议,建议各企业控制在黄浦区的投放数量。

  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建荣说,“黄浦区是我们市中心,也是个老城区,它的非机动车道的停放点,非常少,总共有15万非机动车停车位,其中8万辆已经被我们老百姓的私家的电动自行车所停放,5万台给老百姓的自行车停放,多余出来只有2万台辆的停车位,互联网平台的企业投放量远远超过2万台,所以我们要求我们的企业投放要有均衡性。”

777122410.jpg

  吴晓波今天发声:“共享单车可能是一个冷笑话”

  针对共享单车出现的种种问题,吴晓波评价:“共享单车是2016年TMT领域唯一的亮点,不过现在看来,它很可能是一个冷笑话。”

  吴晓波的论据,有以下几条——

  第一,本质上不是“共享经济”。吴晓波认为,“由摩拜和ofo发动的这场‘单车革命’,其实与‘共享’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它既非对社会存量资源的激活,也不可能带来所谓的社交增值,现在可能需要大家集思广益,替它重新想一个新的名字出来。

  互联网经济最本质性的竞争模式之一,是认知领先和环境通吃,这也是美团、点评以及滴滴等公司为什么频出补贴杀招的原因,可是在单车市场上,环境不但不可能被通吃,更可能因进入成本的低廉而造成竞争秩序的彻底败坏。”

  第二,存在市场低门槛、产能过剩等问题。吴晓波继续说,“可是如今看来,对行业发展影响更大的倒是那些外部性因素,如产能过剩、进入市场的低门槛以及竞争者之间的道德底线低下,这些企业根本无法控制的不确定性,将让这一行业早早地陷入无序而无奈的泥潭。

  唯一可能的拯救之道,是地方政府推出特许进入制度,先让竞争有序,再谋求可持续的共生性发展。如果这样的话,政策寻租和扩张瓶颈就又浮现为新的难题。”

  第三、赢利模式存在问题。吴晓波说,“但是即便如此,公共单车的盈利模式仍然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一年以来的单车热潮,由盛而乱,似乎预示着互联网商业创新模式的式微,在IT工具日渐普及和免费化的今天,缺乏核心内容和技术支撑的模式创新已经险象环生。”

  那么,吴晓波的判断和预言会不会成真?拭目以待吧。

  (综合参考消息网、央视新闻客户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