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渠道”不能至的地方 还得靠“内容”开路
2019年12月16日 03:54:25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杨晶

  浙江在线12月16日讯 英国电影学院旗下权威电影杂志《视与听》(Sight and Sound)日前公布2019年年度五十佳影片名单。令人意外的是,压倒《寄生虫》、《爱尔兰人》、《好莱坞往事》等一众强片、排名第一的影片,竟是一部冷门的英国独立作品《纪念品》,中国导演贾樟柯的《江湖儿女》位列第33位。

  《纪念品》是一部新人新作,讲述一位文艺女青年在陷入热恋后,如何反抗母亲控制的故事,风格十分写实。但作为一部独立影片,它的宣发投入十分有限,知名度较低。

  笔者目前正在英国伦敦参加浙江省影视产业高端人才培训,近日就“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的问题与英国知名制作人马丁·卡尔(Martin Carr)进行了探讨。卡尔支持“内容为王”的观点,以他所亲历的节目购销会为例,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你有好内容吗,我们急需”。近年来英剧价格水涨船高,导致买方平台承担了很大风险,一旦“走眼”选错剧,则满盘皆输。

  然而对于那些调门很高、来势汹汹还摆出一副时代代言人阵势的概念,人们往往没什么抵抗力。比如前些年的“大数据”,还有最近的“渠道”。有这样一种说法:渠道为王,得渠道得天下。一部影视剧即使故事再好,演员阵容再强大,特效制作再华丽,要是推广环节不给力,就很难取得高票房、高收视。

  互联网打破了时空限制,信息生产者极多、信息量巨大,同时互联网的网络效应让终端和客户端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向每一个接收终端传播内容,必须依赖于有限的渠道。必须承认,“渠道为王”代表着一种时代的跃迁,影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产业格局和经济模式必将做出调整。而在海量数据的支持下,似乎一切都可以被分析、被拆解,包括影视工作者们曾经觉得最难以把握、难以捉摸,甚至穷极一生去追求、探索和争取的——观众的共鸣,也变得可以计算了。

  笔者一度也是“渠道为王”论的坚定支持者,今年国庆档《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三部主旋律国产影片的不同表现却给笔者上了一课。《攀登者》从筹备到开拍一直备受关注,其投资份额成为业内“香饽饽”,被视为国庆档票房冠军的不二选择。这当然与其宣发力度不无关系。

  令人意外的是,尽管《攀登者》在预售票房上赢了《中国机长》,但从点映开始就在三部影片中一路垫底。而《中国机长》虽然预售票房偏低,却以黑马之姿成为点映票房冠军,最终以近20亿的票房收官。“一部真实到像纪录片的电影”、“在散场时感到劫后余生”、“很好地还原了川航事件,好多镜头让人热泪盈眶”……普通观众的这些朴实无华又接地气的评价,是对《中国机长》最好的肯定。

  我们为什么看电影?就笔者个人而言,爱上电影恰恰是因为它的那份不确定性,观影过程中常能收获惊喜和意外,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中国机长》凭借专业性、真实性、思想性、艺术性“偷”走了观众的心,使得电影票房口碑齐翻转,赢得敞亮。

  最近在伦敦的研修课程中,笔者注意到这样一个案例:久播不衰的美国电视情景喜剧《老友记》在英国的播放频率曾经堪比我国的《西游记》、《新白娘子传奇》,但版权方华纳兄弟公司介入播出后,英国观众便跟着内容“搬家”。该剧在市场占有率较低的第四频道播出时,赢得惊人收视。可见,渠道与内容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首先用匠心造好内容,再建立良好的宣发渠道,好渠道助力好内容。

  当我们谈论“渠道”时,不应把目光仅仅局限于它的广度,更应注重准度、深度以及它对于整个产业链的价值。行业源头的故事手艺人,心中更应该清楚,真正厉害的创作不会来自流水线操作与精准的投放,而是人们听见远方召唤,回答生命无常。因为,人是有情绪的,情绪可以冲破逻辑,当然也可以冲破数据,让那些计算好的答案、制定好的标准措手不及。

  电影《纪念品》执行制片人、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科近日关于“漫威电影不是电影”的言论,引起了极大关注和广泛讨论。他认为漫威电影名义上是续集,实则更像是翻拍,只能按片方批准的方向走。

  漫威系列是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下的典型产物:从2008年的《钢铁侠》开始,除了《复仇者联盟4》等特殊作品外,几乎所有漫威影片的成本都被严格控制在1.5亿~2.5亿美元之间,规模体量高度统一。换句话说,这是“渠道”欢迎和需要的工业化产品——制片流程、环节都极其相似,尽可能避免一切意外。

  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漫威作品,如果按照叙事学的方式进行拆分,叙事模式、构成要素都非常相近,属于十分典型的类型化影片。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过去的11年间,有超过220亿美元的票房流入迪士尼和漫威的口袋,在世界影史上绝无仅有。

  正因为“珠玉在前”,近年来翻拍、IP改编开始取代原创电影成为好莱坞创作的主流:上世纪90年代时,好莱坞有一半的原创影片;到2018年,这一比重已经下降到了10%;而今年北美票房靠前的影片里,几乎看不到原创故事的身影。

  中国电影人已经看到了超越好莱坞的机会——《中国机长》出品方之一、博纳影业的董事长于冬认为,好莱坞正在失去人文表达和原创内容生产能力,“由创始人做项目决策,而不是华尔街的金融家根据数据操盘,这是今天中国电影最可珍惜的创作环境”。

  光影是一场马拉松,好戏在后头。比起噱头和话题性,一部好电影更需要——编织故事的耐心,精巧细致的结构,严丝合缝的逻辑,深刻而正面的立意甚至影响社会观念的野心。

  笔者在贵州出差时见过一条河,水面不宽,水势缓慢,没有波纹。当地人做过测量,从桥上垂直投下一根拴着锤子的绳子,放了近40米都没有见底。他们管这叫“静水深流”。

  河这样流,真好。影视作品如果能这样拍,应该也很好。那些“渠道”抵达不了的光影角落,“内容”和“人心”将它们照亮。


标签:电影;创作;内容;影视作品 责任编辑:张路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渠道”不能至的地方 还得靠“内容”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