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代表委员点击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关键词
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既可以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又可以有效增加消费需求。
两会代表委员们在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中央提出经济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的发展,实际上是看到了科学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些大问题,也就是老百姓得益程度要高、贫富分化程度要控制、社会稳定程度要提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而改革的关键词就是“提低”“扩中”“调高”和“打非”。
提低:减负、免费、增收“三管齐下”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呼声——到2005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还有2365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还有4067万人,合计6432万人;全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824.9万人。在城市,作为保障线的最低工资增长过慢,如深圳目前最低工资标准为810元/月,但全市人均月工资是2700元。广大低收入人群亟待提高收入以解决温饱、改善生活。
回应——政府主导的社会财富再分配正有意识地向低收入群体倾斜,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围绕缩小贫富差距陆续出台。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代表——阎鑫元:低收入者增收,光是“保”还不够,更重要的在于“提”。必须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不动摇,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做到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低收入者的收入,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提供就业岗位,并采取确定最低工资、发布工资增长指导线、反就业歧视等措施。
扩中:利用税收和工资改革等手段培育中等收入者群体
呼声——广大的工人、普通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作为中等收入者,是我国最为庞大的一个群体。但这个群体,一方面承受着“死工资”增长缓慢而生活成本增长迅速的压力,另一方面还要分担住房、医疗、保险等诸多改革带来的历史负担。
回应——2006年1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至1600元。同年7月中央从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入手,着手建立科学完善的公务员薪酬制度。同时采取措施调控房价、降低医药价格、教育费用等,以减轻支出负担。
代表——黄泰康:从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角度看,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至关重要。但现实问题是,社会保险缴费率偏高、以个人为单位且未考虑购房贷款利息支出等因素的纳税政策,都对中等收入者产生很大压力。政府现在从税收、工资改革等收入分配制度上进行合理调节,是一种值得期待和延续的积极举措。
调高:对凭借垄断多分蛋糕者说“不”
呼声——2006年两会上,垄断行业的高收入、高福利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有的垄断行业职工的收入比我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超出4倍到10倍之多。代表委员和百姓呼吁主管部门有效调节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
回应——2006年6月底,国资委发出文件开始削减央企特别是电力行业高昂的住房补贴;11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大对收入过高的行业、企业工资分配的调节力度,高收入垄断行业工资浮动比例将由0.75下调至0.6以下;同时,中央企业被要求就收入问题进行自查,其员工收入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工资分配政策执行,出现问题将被严肃处理。
委员——宋林飞:目前,从各个渠道传来的“分配不公”的声音中,对“垄断行业”的质疑格外响亮。今年春节前网络上流行的“晒工资”又把“行业差距”和“隐性福利”的争论推向了高潮。蛋糕大了,多出力的人多分一点,大家没有异议;但仗着手里拿着“刀”要多分蛋糕,显然就会引起大家不满。国家对垄断行业的超额利润应实行“超额税收”,使公共资源带来的收入部分通过税收的形式回到国家财政,然后通过公共支出进行“二次分配”;此外,对没必要实施国家控制的垄断行业,要稳步推进改革,放开市场竞争。
打非:斩断往腰包装黑钱的“脏手”
呼声——随着新闻媒体对一桩桩触目惊心的恶性事件的披露,人们发现部分高收入阶层的财富来源不同程度地带有灰色收入、黑色收入的性质。一些人依靠“权力经济”“贿赂经济”而成为富豪。社会疾呼:打击、取缔非法收入,还社会以正义、公平。
回应——2006年,国家以专项行动的形式重拳打击各个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人数相当多的涉案人员被司法处理,数量可观的非法所得被没收,极大地震慑了窃取非法收入的腐败分子和不法之徒。
委员——金异:如果权力得不到有效约束和监督,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难以如愿。对于腐败分子的高额非法收入,需要通过法律予以严惩,要加大打击力度,从重处罚和惩处非法暴富,使其违法行为的成本远远大于其经济上、政治上、心理上的收益。
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的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近日表示,中国的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要靠发展、改革和调节解决这个问题,要提高低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调节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