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12日讯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如同医疗卫生保障的两张网。这两张网的惠及对象,应该涵盖并支持中国百姓的最基本医疗需求,让每个人都能就近看得上病、花少量的钱看得起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省科协主席李兰娟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这张健康网不遗漏任何一个人?
经过长时间的调研,李兰娟委员向全国两会提交了“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提出在全国推广建立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度。
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陈旧
据统计,我国近85%以上的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县市的农村卫生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人均卫生费用和人均医疗保健费用支出,农村分别只占城市的1/3和1/2左右。
因为各级财政对农村卫生的投入比重偏低,乡镇卫生院“以药补医”一直是突出问题。李兰娟给记者举了个浙江的例子:在实施“农民健康工程”之前,乡镇卫生院的药品收入占医疗业务总收入的比例高达68%左右;剔除各级财政补助,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处于亏损状态。
农村社区医生待遇须提高
不久前,李兰娟委员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曾替广大基层医生强烈呼吁过:“农村社区医生的待遇至少不能低于教师的待遇,因为他们管着生命。”事实上,基层医务人员待遇差这个问题同样也得到了本次两会其他代表委员的关注。
“农村社区医生目前还没有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大多数乡镇卫生院职工保险由单位缴费部分的资金主要是卫生院自行消化,编制问题不解决,乡村卫生人员队伍的稳定如何得到保证?”
李兰娟委员告诉记者,由于农村社区医生收入低、待遇差,很多医学院校的毕业生不愿去农村,即使去了,也不安心工作。这就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从而影响到农村社区卫生的医疗水平和质量,致使很多病人一有小痛小病就往大医院跑。
建立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
温总理政府报告中提到的“在全国农村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用两年时间将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100元,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由40元提高到80元”,让李兰娟非常欣慰。
“财政补贴到位了,如何把钱花在刀口上,如何实实在在地把补贴落实到每一个老百姓的身上,这一点也非常关键。”李兰娟委员建议在全国推广建立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度。
“具体措施为将现有乡镇卫生院转化为社区卫生中心,把现有村委卫生室转化为社区卫生站。每1000名到1500名老百姓配一个社区责任医生和一个社区责任护士,主要承担3大方面12项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即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服务、保证农村重点人群享有重点服务、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安全保障。其中包含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基本医疗、一年4次的上门服务、妇幼保健、计划生育、老年人慢性病保健等等。”
承包责任制可以使每个老百姓的健康状况得到有力保障,同时还能确保财政补贴的每一分钱用到老百姓身上。“小毛病可以在社区医院得到及时解决,一有大病又可以由社区责任医生进行及时的双向转诊,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健康进社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新格局。”
同时,对于农村卫技人员队伍不稳、人员匮乏和业务素质不高等问题,李兰娟委员建议国家人事部门、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制订和完善农村卫技人员工资待遇的政策,逐步缩小农村卫技人员与城市卫技人员收入分配的差距,同时建议教育部门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注重对农村实用卫生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