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然后按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材料
某省某市红星新村5号楼居民H状告××印刷公司的事情,历时一年多,始终难以妥善解决,人们议论纷纷。这件事,关系到居民切身利益,涉及方方面面,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省政府调研室经反复调查,全面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整理出如下材料:
(1)、1998年10月17日,50多岁的H,在家中突发脑溢血,虽经抢救,还是留下了严重后遗症。市医学院法医学鉴定:H的后遗症达一级伤残,超标噪音是导致其脑溢血的诱因之一。于是,与"红星新村"大门距离不远的××印刷公司,便成了众矢之的,红星新村居民原有的不满越来越强烈。
(2)、红星新村,位于该市的城乡接合部。近十年来,这里日益成为人口密集的繁华地区。新村院内的5号楼,与××印刷公司的车间大楼平行,相距仅18米,而且只隔一道砖墙。1997年2月,车间引进安装了四台最新设备,投产后,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但从那以后,沉重、刺耳的机器轰鸣声便令小区居民不堪忍受。
(3)、在机器开动时,居民们多次向110报警。干警对居民们的烦恼非常同情,多次制止车间夜间作业。但干警们也表示,对此类纠纷,实在爱莫能助。一些住户,纷纷想办法搬走。其中有的还是××印刷公司的职工家属。
(4)、大多数搬不走的居民,只好求助于环保部门,不断向区环保局反映情况。区环保局在1997年6月和1998年9月两次实地勘测,都表明噪音严重超标。于是正式向××印刷公司发出限期整改的通知,并限定夜22时至晨时6时不得进行作业。
(5)、××印刷公司很快将车间临近新村的窗户全部砌砖封闭,并提交了一份设置隔音墙的设想,但居民并不满意。他们反映噪音没有减少,车间生产还常持续到凌晨两三点,也一直没见过建什么隔音墙,噪音仍是每夜的噩梦之源。
(6)、1998年12月,H经抢救终于脱险,便与其爱人,向市环保局提交了《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处理申请书》,提出要求印刷公司依照环保法赔偿其各项损失12万元的申请。环保局做出处理决定,认定印刷公司应承担部分责任,赔偿H夫妇直接经济损失的30%,即21 500元。但H夫妇迄今未拿到任何赔偿。
(7)、由于不服环保局的决定,印刷公司于1999年6月首先诉诸该区法院,认为环保局的决定无事实论据,应予撤销。紧接着H夫妇也将诉讼状递到区法院,要求印刷公司赔偿各种经济损失74 000元。
(8)、经过四个月的调查,区法院于1999年10月对H一案做出一审判决:印刷公司的噪音影响周边住户是客观事实,但被告已经有所整改,而噪音也只是原告生病的诱因之一,两者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故决定驳回诉讼请求。
(9)、H夫妇不服,立即上诉。他们的律师认为,区法院的判决是错误的。因为一个结果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H的脑溢血就属于这种情况,所以环保局的决定是合乎情理的;而区法院的判决存在矛盾,不能体现法律对公民的保护。
(10)、印刷公司请的律师认为,红星新村地处市区,抛开印刷公司来说,其他噪音有的也已超标。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证明印刷公司的噪音与H的疾病有直接因果关系。要严格按照法律办事,就不能让居民只从印刷公司一方找原因。该公司属国有大型企业,是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11)、H案判决时,合议庭考虑到,如果H胜诉,住在××印刷公司附近的住户会纷纷效仿,雪片般的经济赔偿要求可能会把该公司逼上绝路。该法院正受理一起小区住户状告小区内建停车场,影响他们生活的案子,H案如胜诉,市区汽车停到哪里的问题可能立即带来更大麻烦。
(12)、自1999年10月H夫妇向市中级法院提出上诉以来,又过去3个多月。市中级法院感到此案难度很大,至今没有开庭审理。
三、要求
1、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20分)
2、以省政府调研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的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0分)
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 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50分)
方法应用以及答题思路分析
1、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20分)
分析
给定资料中的基本事件是红星新村居民与印刷总公司之间令法院难以判决的官司,其中牵扯到环保部门与印刷总公司的纠葛,而根子则是城市规划与生产发展不适应。如不从这里着手,就只能治标,很难治本。
参考答案【常规概括题型】
给定材料反映了现代城市在加速发展过程中所经常遭遇的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城市规划的因素,导致了工农业生产布局不合理,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由于经济利益等各种因素的阻力,很难短时间内消除。但是,因为城市居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和社会环保日趋迫切,这种城市布局不合理现象所引起的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中心议题之一。
2、以省政府调研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的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0分)
分析
环境污染涉及到很多方面,有污染方,有受害方,还有监管方。三方都属于利益主体,解决污染问题需要三方的共同努力与协作,因此,方案的提出必须同时从三个利益主体的角度全面考虑。
参考答案【主体分析法】
关于某市红星新村居民H状告X X印刷厂一案,根据调查研究特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一、污染企业出资,同时政府财政补贴一部分购买印刷厂的噪声处理设施,将噪声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严格禁止夜间作业,如有违反处以相应数额的罚款。
二、维持市环保局的处理决定:印刷厂对H脑溢血病发负有部分责任,虽然印刷厂已有所整改,但已造成H病发致残,应赔偿经济损失。
三、设立反映噪声污染情况的热线投诉电话,由市人大法工委、市环保局组成联合督察小组,及时处理居民反映的环保问题。
四、将市区内的印刷厂搬出市区,同时五年的时间,在郊区建立一座高环保标准的新印刷厂。建议省政府制定禁止在市区新建污染严重的企业的法规。
五、市环保局和市行政学院联合开设组织"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专题研讨班班,加强基层领导和企业主要干部的环境保护意识。
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 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50分)
分析
所给材料涉及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问题与环境保护问题,过去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导致了大量的污染。这一模式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如何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兼顾起来呢,必须找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结合点,因此本文聚焦于这一点进行重点论述。
参考文章【焦点聚焦法】
找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结合点
对环境保护的认识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如何把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问题。经济发展是硬道理,环境保护是硬要求,我们要承认发展与保护之间客观上存在一定矛盾,但更要相信发展与保护能够取得双赢。促进发展是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环境保护也是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必须坚持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加强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为此付出的环境代价也相当沉重。环境债,如何还?迟还不如早还,早还早主动。
因此,我们既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同时必须明确,我们所追求的发展,应当是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我国以往走的是传统工业化道路,发展模式基本上是资本驱动型、资源消耗型,资源保障、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现在要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走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的全新发展之路。
要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双赢,必须尽快抛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只有走出这样一条新路子,经济发展的问题解决了,环境保护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发展与保护正是在这里找到结合点的。
要抓住重点求突破。要抓好工业污染整治,我国经济到今天这个发展阶段,再不能不论项目优劣,一概统吃统上了,务必严把各类新建项目准入关。要加强动态监督,对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必须盯住不放,哪里污染严重,就重点监管哪里;对无法做到稳定达标排放、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一律实行停产治理,达标无望的坚决予以关停。同时,要高度重视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相对于工业污染、城市污染,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必须努力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要像对待工业污染项目一样,不折不扣地抓好污染治理工作。
要创新机制促转变。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既是环境污染整治的重要目的,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环境保护工作必须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使企业治污逐步从外力推动、外部监管转变为内生、自觉的行动,从"要我治污"转向"我要治污"。继续探索产业化、市场化的路子;继续营造有利于激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参与环境污染治理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的政策环境;继续探索环境容量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利用市场机制降低污染治理成本;继续探索生态建设、环境污染整治与城乡土地开发相互结合、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围绕发展循环经济,要积极探索实践"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无害化"的路子,着力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考核评价机制,加快形成全社会节约降耗、减量排放、再生利用的机制。
我们既要下决心治理环境污染,又必须尊重规律、尊重科学、依法办事。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依法处置各类环保问题,是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确保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本手段。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抓紧依法处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努力把环保信访量降下来,切实防范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环境纠纷事件。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观念,真正把保障环境安全作为环保工作的第一责任。要全面排查环境污染问题,能够解决的就立即解决,解决起来需要一个过程的要主动向人民群众通报整治方案,并抓紧开展整治工作。要按照"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的要求,不断提高环保应急处置能力。 (华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