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浙江代表团返杭(图)
·浙江全国政协委员返杭(组图)
·【专稿】“十二五”新起点:脚抬多高 步迈多远
·【专稿】全国人大代表热议:反腐打黑,如何走向深水区
·谈感受话转变 吕祖善看望全国“两会”浙江新闻工作者
·吕祖善省长看望全国“两会”我省新闻采编人员
·浙江省政协主席周国富接受中外记者集体采访【图】
·遏制高房价态度坚决 浙江5地书记市长共谈应对措施
 
·女代表送男代表"太极球"
·两会进行中,博弈进行中
·网络问政,“虚位以待”
·代表房间用上新玩意儿
·这些,都不能只是个传说
·两会的味道是辣的
 
第12期:公平正义比太阳更有光辉
第12期:公平正义比太阳更有光辉
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其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温家宝答记者问
·第11期:站在“十二五”新起点
·第十期:反腐打黑如何走向深水区
 
·赵洪祝:上网看新闻 看网民交流
·谈感受话转变 吕祖善看望浙江新闻工作者
·【代表委员面对面】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访谈
·【代表委员面对面】浙江省省长吕祖善访谈
·【代表委员面对面】浙江省政协主席周国富访谈
 
·住建部长:未来20年中国房价上涨压力仍然很大
·全国各省区两会选举结束 18位省级一把手履新
·政府工作报告诞生过程披露:3个多月修改10多次
·两岸画家将研究补齐《富春山居图》焚毁部分
·女翻译张璐现场流利翻译温家宝引用诗词受热捧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2010全国两会 > 本网原创 正文
戴眼镜的小孩为啥越来越多?教改话题引发激辩

  浙江在线北京3月7日讯(特派记者 梁国瑞 廖小清)3月7日,在京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浙江代表团继续进行小组审议。

  “我很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我们省里教育怎么改?”省长吕祖善起了个话头。

  话题一起,与会代表们纷纷讲述自己眼中的“教育怪相”,小组审议顿时演变成一场教改“激辩”。

  教育改革不但要崇文,还要尚武

  【现象】

  “现在戴眼镜的孩子太多了,中小学生有没有必要学这么多的东西?”接着省长的话,郑继伟提出,教育改革不但要崇文,还要尚武。

  郑杰民插话说,他的邻居有个小孩,3岁的时候相当活泼,上了小学以后变得和“老先生”一样,“到底是学习前人知识为主,还是培养创新能力为主?”

  “这个问题不是一个老师可以解决的,国家对教育内容的规定要调整才行,标准要降下来。”郑杰民的这个例子,也引起吕祖善和郑继伟的感慨。

  【对策】

  “崇文”而不“尚武”,只专注于书本知识,而少了动手能力、创新思考能力,也是目前毕业生就业难、创业难的原因之一。

  “现在大学生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比较多,很多在大学里比较听话的好学生,真到了创业的时候,又不大敢去拼杀创业,害怕失败,缺乏开拓精神。”王建华说。

  紧接着,王建华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学校要加强创业技能培训,大学生自身要转变观念,政府则应给予政策扶持,不同的创业对象,可以给予不同的扶持政策,“瞄准高科技的,创新性好的,可以给予无偿的资金扶持;自主创业的,可以给予贴息性补助;第二次创业的,可以给予普通补助。”

  学生动手能力差,增强实践是条出路。王建华还建议,广泛建立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现在的大学生,素质比我们那时候高多了,知识面更广,活动能力更强。现在大学生缺什么呢?了解社会。我们那时啥也不懂,但都是从社会底层做起。”省长吕祖善也说,现在反过来看,大学生缺的,是非常重要的一课。

  一个模子培养出来的人,怎么会有创造力?

  【现象】

  看到大家发言踊跃,曾经炮轰高考的“直言”代表范谊忍不住了,一边挥舞着右手,一边大声说:“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高考制度,它造成了一整套的升学制度。”

  “影响教育本质实现的最大问题是应试教育。”范谊说得很起劲,“你怎么考,我就要怎么教。”并不是教师们不懂教育理念创新,不懂终身教育,“大家都是专业出身的,对这些懂得很。”

  范谊说,目前浙江很多教师搞探究式教育、启发式教育,有不少改革成果。“但是每个人都告诉我,如果以这些作为主流方式的话,在最后的评价体系里就倒霉了。”到时候家长不满意,学生不满意,校长也不满意,至少目前是成绩说话。

  “一个教学大纲,一套教材,一个评价体系。”范谊说,不管是中学还是大学,教育同质化问题相当严重,“都办一个样了!一个模子培养出来的人,怎么会有创造力呢?”

  【对策】

  范谊一直说了很长时间,条分缕析直陈高考制度之弊。

  “都对,那高考怎么改革呢?”一直细心听他讲的吕省长,突然大声发问了。

  “有办法!”一听省长这么关心,范谊顿时热情更加高涨。

  “考核录取要多元化,入学方式也要多元化。有考试录取的,也应该有推荐录取的。”尽管现在已经出现了校长推荐的新方式,但范谊并不买账,“校长推荐,好经不必要念歪了。”

  范谊说,目前推荐出来的学生,基本都是学校综合素质前三名,即使是参加高考也能考上的,“推荐录取的学生,和高考录取的学生一样,那不就浪费了吗?”

  “应该是有特长特色的学生。可以是钱钟书式的,个性成绩很强,或者是动手能力很强的,甚至可以是很有道德感的人,让这些人也能上大学。”

  “是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招同样的学生?完全可以分类招生嘛。”范谊还说,例如一些特色专业,完全可以不要凭考试招生,“可以由院长或者校长定,他是独立办学法人,有这个决策权,我们要允许他这样做,甚至允许他犯错。”

  教育改革,要从行政管理体制改起

  【现象】

  “现在有很多不适合教育发展的规定,应该要清理。”分管省内教育工作的副省长郑继伟,对教育领域内的事情相当熟悉,

  “无论公办还是民办,设立独立学院,都要求有500亩土地,而且要有产权,对土地的规定太严格了。”郑继伟说,浙江人多地少,这样的规定对浙江来说过于苛刻。能不能设独立学院,“应该将教学质量作为最重要的条件,而不是将500亩土地作为前置条件。

  就因为这条规定,浙江有好多学校都伤透了脑筋。教育厅长刘希平补充说,“浙江一共涉及26所学校。”

  【对策】

  吕省长提出,教育改革,要从学校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做起。

  毛光烈也说,现行的不少规定和措施都可以调整调整。教育部要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权,“招生、考试都可以由地方自己定,这个省可以招这个,也可以不招这个。教育部可以总结典型经验,为其他省提供模板。”

  “政府对学校还是要管的,首先是社会稳定,其他的应该允许学校自由发挥,不要干预太多。”毛光烈说。

  教育厅长刘希平表态说,政校分开应该是教育体制“去行政化”重要的方向性内容,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教育的改革必须统筹、分步实施,教育涉及到千家万户,教育要改革,决心要有,但是一定要慎重,教育改革,不能变成新的折腾。”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昵称: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