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政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央视探究血库出现“血荒” 献血存在环节上疏漏

  我们来关注一个新出现的问题:血荒,血液的血。大家都知道,血液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医疗用品,特别是很多手术和急救病人的生命,都必须依赖输血才能拯救。然而,全国包括昆明、南京、武汉在内的多个城市,这两天却出现了医院用血频频告急,不少病人因为缺血不得不苦苦等待治疗。这场大范围的供血紧张究竟是怎么出现的?背后暴露出了什么问题?我们来看看记者的调查。

  这里是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这里我们见到了病床上的小徐。小徐今年十一岁,前几天刚做完手术。

  记者:小孩子是什么病?

  小徐的爸爸:心脏病。

  徐爸爸告诉我们,孩子山他们本来打算9月份就来医院给孩子做手术,但是因为当时医院血液紧张,无法保证先天性心脏病这样的非抢救性手术的用血,他们一家人在医院焦急等待了一个多月,一直到半个月前小徐才得以入院手术。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医师葛建军

  葛建军:不是属于急诊或亚急诊手术的,就是他可以等一段时间,

  频频的血液告紧,导致一些手术一再延期,葛建军把那段时间自己的状态描述为头皮发麻。

  记者:头皮发麻的那段时间?

  葛建军:就是9月中旬到10月份,比如说明天要开个四台手术,停掉两台,停掉三台。

  记者:最长的等了多久?

  葛建军:将近一个月。

  记者在这家医院的血库看到,现在这里储备的血液能够满足医院两天的用量,而在正常情况下,这个数字应该是三天。这两台存放血液的冰箱,出现了三分之一以上的空档。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输血科主任医师张循善

  记者:在充足充足的情况下,是不是这些小格子都会放满呢?

  张循善:对,应该都是这样,现在大致有40个血。

  在合肥,不光是这一家医院供应收紧,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输血科主管检验师林正明

  林正明:一般原来在9、10月份好像这个血液并不是很紧张。一般A型我们过去一般在25到30个左右,B型也是,O型也是,AB型用血量比较少,我们大概控制在5到6个左右,那么现在略有紧张,血站对我们也有略微的控制,就是说一般保证15个左右,AB型两到三个左右就可以了。

  虽然这几天的供血情况比前段时间有所缓解,但是葛建军仍然觉得今年总体的供血形势比去年要严峻。

  葛建军:今年好像有点突出,血库没血的这个情况比去年这个率可能要提高一点。

  记者注意到,在这所医院的住院大楼里,每个病区的床位几乎都是满员,而且大部份病区都有加床,有的甚至把加床铺在了电梯间里。这种情况不光出现在这家大型三甲医院,在合肥市肥西县人民医院这样的二甲医院,走廊里也密密麻麻地铺满了加床。张循善和林正明都认为,目前这种血液紧张的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需求增长太快。

  张循善:2008年我们床位是1680张床,2009年的时候就增加到1890张床了,今年呢,已经增加到2750张床。那么实际住院病人今年已经达到了3100人左右,所以这样一来我们医院的规模的增加,手术台次在增多,临床用血量也在逐年在攀升。

  刚才我们看到,张循善和林正明认为,临床用血快速增长是导致供血紧张的原因。卫生部统计数据也可以印证他们的分析,最近几年我国临床用血需求量年增长率达到了10%—15%,与此同时,全国许多地方血液供应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紧张。那么,作为血液供应的第一环,采血站能否缓解供需缺口呢?我们再到那里去看看。

  刘忠是合肥市中心血站副站长。10月30日早上,当他到血库查看血液入库的情况时,发现血库里的AB型血已经告罄。

  合肥市中心血站技术人员张恒萍

  记者:我看到那边AB型已经空了?

  张恒萍:对对,但今天的那个检测结果出来以后,就可以补充库存,应该是今天打出来以后,应该我们在100个左右。100个单位如果是3到4天(的供应量),在我们的控制线的低线了。

  待检库里的AB型血检验合格后很快入库,但离5天的平均线还差上一截,这让刘忠心里多少有些不踏实。他在血站工作了整整二十年,这两年他明显感觉献血的人多了,但是用血的人也更多了,这让血站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刘忠:我们临床用血从05年以来,基本上是每年以30%的速度在递增。而另外一方面在无偿献血这一块我们感觉到每年增长速度大约只有15%左右,

  这个缺口大约在10%到至15%,因此我们从08年以后,我们明显感觉到我们这个血液,临床用血有些紧张。

  现在血站在合肥全市设立了8个常备献血点,献血点的状况怎么样呢?记者拍摄这天正值周末,在市中心最繁华地段的这个鼓楼采血点,前来献血的人正排队献血。

  献血志愿者:现在还有8个人在排队。

  记者:最多的时候你手里有多少个在排队?

  献血志愿者:有12、13个左右。

  但记者发现,在步行街另一头的百盛采血点,献血的人明显要少一半左右。另外,为了拉动农村居民的献血行为,作为尝试,每周六和周二,血站都会在在肥西县的县中心设立采血点。当周六下午两点记者来到这里的时候,还没有献血者,本来在车上负责采血的护士只好下车给行人发放资料。半个小时后,零零星星有两三个人来咨询和体检,在记者逗留的三个小时期间,总共有四个人前来献血。根据血站统计,在10月30日周六当天,鼓楼采血点的采血量共计248单位,49700毫升;百盛采血点不到鼓楼采血点的一半,为103单位,20600毫升;而肥西采血点仅为28.5单位,5700毫升,这种不均衡不光体现在地域上,也体现在献血群体上。血站对献血者资料的统计也显示,最大的群体则为学生,占到35.81%。

  刘忠:所以这也就导致了我们存在一个季节性的血液紧张的现象,那么主要就因为学生放假,就是寒假和暑假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出现一个紧张。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献血人数占一国人口总数的4%,即能满足全国临床用血的需要。但是据相关统计,我国献血人数不到总人口的1%。在记者的随机走访中也发现,大多数人都没有参加过献血。

  记者:是对献血有什么顾虑或者担忧吗?

  路人:安全隐患吧,怕感染,不那么卫生。

  路人:各种疾病,艾滋这类的。

  刘忠一直寻思着如何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采访这天,献血点打来电话,说一位献血者和血站工作人员发生了争执。他急匆匆地赶到现场。

  献血者是一位德国人,名字叫比勒。争执的原因是因为,我国的献血法只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而比勒当时已经是五十八岁,血站工作人员认为他已经过了献血的法定年龄,但是比勒却坚持要献。因为在德国,他可以有更多的献血机会。

  德国籍献血者比勒

  比勒:中国和德国不同,我一年只能献两次血,但是在德国可以献四次,还有一个区别就在于中国60岁以后就不能再献血了,在德国60岁献血完全没问题。一直到65岁甚至67岁都还可以献血。

  刘忠告诉我们,其实不光是在德国和美国这样的西方国家,同样是在亚洲地区,日本、韩国、和我国的香港特区、台湾地区两次献血的最短间隔期都为3个月。刘忠介绍,很多研究都证明,这样的间隔期对人体健康没有任何伤害,而缩小间隔期就意味着增加了采血机会的增加。

  刘忠:因为我们人体内的红细胞,我们寿命是120天,也就是说到了120天以后,即使你不献血,你体内的红细胞也全部会被更新一次,我们的血小板和白细胞10天左右,我们的血浆,献完血以后只要2到3天就能完全恢复,因此从生理角度来说,3个月应该是可以了。

  我们从医学专家那里了解到,隔上三个月献一次血对身体就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但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参加过献血的人却很少。目前,世界高收入国家的献血率达到4.54%,中等收入国家也有1.01%,而我们国家人口的平均献血率仅为0.84%。是哪些因素阻碍了人们献血的积极性呢?

  在各种献血方式中,居民无偿献血最安全、成本也最低,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红十字会推广的献血形式。现在,像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很多国家都已经实现医疗用血全部或大部分来自无偿献血。我们国家也建立了无偿献血制度,并且通过用血偿还机制鼓励大家参加,可为什么还是出现血液供应紧张呢?再来进一步了解一下。

  李女士和妹妹都参加过无偿献血,不久以前,她们的父亲因为交通意外送进医院急救,进行了大剂量的输血。在医院的时候,李女士听说像她这样的献血者直系亲属用血可以享受偿还,但是需要证明亲属关系的材料和医院的收费清单,于是她带着四个户口本和一大摞清单,骑了50分钟的自行车到医院报销相关费用。

  李女士:返还以后觉得,跟自己想象中的差距比较大,因为我们家是,跟我妹妹两个一共是献了600毫升,600毫升,我根据我父亲用的献血量然后他返还了330元钱,就说我们想想,这当时还不如不用过来、

  这天参加过无偿献血的朱先生夫妇也一起来到合肥市中心血站报销自己的用血偿还款。他们前段时间因双双遭受意外,在治疗过程中进行了输血。

  朱先生报销了440元,虽然在血站只用了短短二十分钟就拿到了这笔钱,但朱先生还是觉得麻烦。

  朱先生:如果说当时在医院的话,能够直接从费用里面划去,省得我今天跑来还到这个血站来,还来回打的还要40块钱。

  而随他一起来的妻子刘女士更郁闷,因为她是几年前在外地献的血,根据现行政策,她必须凭相关凭证到原献血地才能报销,右手还打着石膏的她这次白跑了一趟,繁杂的程序也让她一头雾水。

  刘女士:也不知道会出现这样的事。它异地说,他说要寄证明到血站去,我也不知道往哪儿寄。如果安徽省整体联网,如果安徽和他地方都可以联网的话,不就更好嘛。

  除了报销程序上的繁琐外,李女士还觉得为什么线序是无偿的,而用血的价格却并不低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首先走访了血站。

  记者:一袋血的成本到底包括哪些费用?

  刘忠:这个血液从采集到应用,他要经过采集、检测、分离、储存、包装、运输等一系列的过程,那么这一系列的过程,它是需要一些费用的,那么这一部分费用也不是说各个血站就能自己规定的,也是由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等相关部委联合制定的。

  记者:血站的效益是否和你们的收入挂钩?

  刘忠:《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已经明确了,血站是一个公益性的单位,血站的收入也全部是上交政府,我们的收入和我们的支出是分开的两条线。

  根据这张由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联合制定的血液价目表的规定,血液被血站发往医院后,医院可以在血站价格的基础上加价10元。

  刘忠:然后储血费可以加8块钱,可以增加18块钱。那不是把血拿来就能往病人身上输。

  张偱善:包括我们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抗体筛查,还有实验室的检查。

  张主任告诉记者,医院所有的收费都是按照安徽省物价局安徽省卫生厅制定的公民临床用血标准来计算的。他给我们算了一笔帐,以一个单位的红细胞为例,血站发给医院的价格是210元,医院根据规定可以加价10元,然后再加上储血费8元,使用凝胶微注方法的血型鉴定20元,RH血型鉴20元,再加上交叉配血20元,病人需要支付的用血费用为每单位288元。

  张偱善:总体的基本价格是统一的,这个血液本身价格不可能变的。

  刚才我们了解到,医院出现供血紧张,这是个世界难题,同样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的澳大利亚,最近也宣布,这个月全国血液库存量比上个月锐减了18%,澳大利亚多数州存血量不足两天的用量。我们再去看看那里的情况。

  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澳大利亚医疗用血的来源主要是志愿者的无偿献血。而且与其它国家的情况类似,澳大利亚目前的存血量也少于需求。澳大利亚红十字会宣布,目前全国范围内鲜血存量比上月锐减了18%,其中O型血甚至已不足两天的用量。

  记者出镜:这里是位于悉尼市中心的一个采血站,每天大概可以接受120到150名献血者,采集的血量大概有50到100公升,而类似这样的采血站,在澳大利亚全国有100个。

  这位名叫丽塔的老太太今年已经60多岁了,她从30多年前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就开始献血,现在每年仍然会到这里献血12次,和往常一样今天她也是坐了半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从20公里以外的家中专程来这家血站献血的。

  献血者丽塔

  记者:您是怎么想起来献血的?

  丽塔:有一个女士,我的孩子在她学校,她献血,她说我可以献血,我说行吗,她说你愿意吗,我说如果可以你告诉我,好,就这样我开始献血了。

  像丽塔老人这样经常献血的人在澳大利亚并不普遍,有统计显示,澳大利亚每周需要2万6千人的献血量才能满足日常医疗需要,但在澳大利亚2200万人口中只有60万人作为献血志愿者登记在册,不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且乡村地区人口的献血比例大大高于城市人口。这几天澳大利亚各大电视台都在播出这样一则呼吁人们献血的广告,希望借此唤醒人们对血荒的重视。

  悉尼红十字会血液采集中心负责人加里?沃尔夫

  加里?沃尔夫:所有其他国家一样,我们也会有缺乏新鲜血制品的时候,我们一年当中最困难的是冬季。冬季因为感冒的影响献血者的献血时间非常有限。然而到了夏季,好天气会使献血者更愿意出来献血,他们感觉也会更好些,所以我们夏季会有更多的献血者。

  面对血荒,澳大利亚政府正在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比如在中小学设立献血知识课,定期带学生到血液中心采血现场参观,让学生明白献血是应尽的社会义务,献血也并不影响健康。另外,为了让更多人享受愉快的献血过程,澳大利亚制定了9条详细的工作规范,如决不能让献血者长时间等候、应允许献血者在献血后躺5分钟以上、如果距上次用饭时间过长的话应供应葡萄糖或小食品等。

  看来,血液供应不足,也同样困扰着不少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的国家和地区。通过电视、报纸呼吁大家撸起袖子,踊跃献血,一定程度上能解一时之急,但这种临时性办法,毕竟不能从根本上缓解供血危机,作用还是有限。那么,能否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医生病人不再为用血而发愁呢?

  高东英,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副主任。她告诉我们,作为全国用血量最大的城市,北京去年消耗了100吨库血。北京每天有25辆献血车在繁华地段进行采血工作,随着用血需求增长,目前街头献血量已经与临床供血量存在一定的差距。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副主任高东英

  高东英:平常好的时候,就是正常天气下周一到周五左右能采到1000单位左右,1100左右,那么周六周日能采到1300、1400或者1500。像前段时间正好连续阴雨天快10天,那么每天就400、500,500、600这一下子就入不敷出。

  高主任认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献血群体是解决用血紧张的根本所在。

  高东英:基本上没有说一个国家他的血液完全是靠街头这样散在的一个一个的这种随机的献血者来完成来保障的,它都有一定的比例团体无偿献血,在任何一个国家地区都是存在的,而且比例还都不是特别小。

  高主任告诉我们,国外在每年的12中旬到1月底的圣诞节期间也存在所谓的“血荒”问题,他们大多以团体无偿献血来填补血液的短缺。而在我国澳门,甚至有时赌场也会组织团体无偿献血。

  高东英:团体无偿献血作为一种应急献血的一种保障的话,我觉得是一定要大力发展的,

  高主任还告诉我们,简化献血者免费用血的手续办理程序,也能从一定程度上激励献血者的热情。

  高东英:他报血的时候可能要找这个地方又找那个部门等等可能是不一样的,我觉得这块可能是有一点不方便,我们也意识到了,这是一个全国性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血液行业包括我们卫生行政部门要去考虑。

  黄宇光,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会长。黄主任告诉我们,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得近年来我国的手术量急剧增加,而多年的临床经验使他意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用血紧张的问题,需要患者、家属和医务工作者改变观念。

  黄宇光:我们可以看到就是在国外,他们叫无血医疗,无血医院,无血手术,他们在手术量很高的一个情况下,临床用血量在逐年稳步的下降。

  用血紧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便是欧美等国家也无法避免,面对血荒,我们如何不再心慌,国外的“无血医疗”经验值得借鉴。

  黄宇光:国外的输血标准是术中血色素是6克才启动输血的预案,而我们国内是在7克。但尽管如此7克的标准我们也很难实现。我们现在很多的凭经验,凭临床,就是,说这个病人差不多该输血了,我们就输血了。但是其实很多的病人她是不需要进行输血的。

  黄教授认为,就目前我国的血源来看,只靠社会上无偿献血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血量的要求,所以采用自体血回输可以节约血源,避免库存异体血传播传染性疾病,减少库存血输入出现的输血反应。

  在手术恢复室中,我们碰见一位刚刚做完脊柱侧弯手术的小姑娘。她就是采用自体血输血的病人。

  黄宇光:她是小孩,她只有7岁只有26公斤,所以她稍微出点血可能就要,就会要输血,但是由于我们采取自体血回输的办法,她就不需要别人的血了,她就自己就解决问题了。

  采访时,我们看到恢复室里的另一个病人也是采用自体血输血。

  黄宇光:我们在手术当中,我们在手术当中把病人的自体血给它收回来,然后在手术结束一定的时间内我们把它回输给病人,这种血液对病人来说是最宝贵的,因为血还是自己的比较好。

  然而在临床手术中,由于设备、价格、医保等因素的限制,大多数手术病人还是采用异体血输血。目前国内自体血输血比例达到20%,这离国际标准的30%到40%还有一定差距。

  黄宇光:使用一个库血相对还是便宜的,用自己的血他的花费往往是更高。所以物价的这种倒挂,客观上也不太有利于这个节约用血项目的这种持续性的开展。

  这次全国多地出现的血液供应紧张的情况引起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华建敏的关注,他指出,要动员更多的人加入到献血队伍中来,急需加强宣传和表彰工作。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华建敏

  华建敏:献血是人道救助领域的很重要的领域,我们红会做好宣传工作,同时也要关心献血者,消除一些顾虑;第二个对长期献血的要给予表彰,我们社会需要这样一些为了全社会的群众,奉献自己,力所能及做出无私的奉献。

  如何减轻用血者的负担,打消人们的疑虑,华建敏也指出,还需要相关部分建立更为合理的机制。

  华建敏:献血者是无偿的,用血者成本也不低,所以我们要形成一个合理的机制,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献血是我们民族的这个道德情怀的一个标志,我相信我们这件事情一定做好。

  半小时观察 血荒背后是制度性贫血

  如何减少用血量?让宝贵的血液资源拯救更多的病人?刚才医学专家给我们提供了不少技术方法。但在节流的同时,怎么用更完善的献血制度,确保医疗系统获得稳定的血液供应?也同样不能忽视。从我们的调查看,无偿献血还存在一些环节上的疏漏。比如,日常献血宣传还比较薄弱,对献血者的补偿存在现实障碍,对大家最关心的采血成本、血液安全等问题缺乏耐心细致的解读。这次供血危机告诉我们,任何一项好的制度能否充分发挥效果,还需要相应的机制来保证。否则,无偿献血制度本身也会陷于失血的状态。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亮眼睛部落
哥斯达黎加火山持续喷发火山灰
印尼锡纳朋火山喷发致3人死亡
东阳义工学急救
天山五月飞雪
走进山村 体验木活字印刷
“蛟龙”号在雅浦海沟完成大深度下潜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大众日报:化解“血荒”需去“用血地域化”
·上海首次推出网上预约献血 将有效缓解“血荒”
·工人日报:缓解“血荒” 培植社会信任
·南京遭遇严重"血荒" 饮酒等导致体检不合格是主因

 最热新闻
今日会生活
·国务院批复温州港口岸扩大开放
·浙江今年创建200家放心农贸市场
·杭城部分学校禁止学生用修正液
·面包店退卡券遇阻可拨12315登记
拍砖献爱心
·六年级女生一周穿越四省会网友
·机场快速路施工推荐6套绕行方案
·小偷租炫紫宝马冒充“富二代”盗窃
·杭城17日最高气温达27.1℃
论坛摄影月赛
·私人飞行驾照申领放宽 学费需20万
·上海失踪男婴找到 死于家中洗衣机
·超五成网友支持保留两个黄金周
·解放军游戏中现辽宁舰激战钓鱼岛
天天秀观影团
·十八大以来13名省部级官员被调查
·男生织围巾送女友 网友叹逆天了
·高圆圆想当胖新娘 前男友凑一桌
·陈伟霆曝西瓜头减龄新造型(图)
 民生帮帮帮
北京将实施“最严禁烟令” 测测你的烟瘾有多大
北京将实施“最严禁烟令” 测测你的烟瘾有多大
·萧山农产品市场销售...
·一级建造师证照被东...
·【回复】杭州卡支通...
·【回复】丁桥创软数...
·【回复】临安西天目...
 推荐专题
H7N9禽流感来袭
H7N9禽流感来袭
谁来保障奶粉安全?
谁来保障奶粉安全?
东海告急 无鱼可捕
东海告急 无鱼可捕
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浙江地下水状况调查
浙江地下水状况调查
西湖烟花大会暂停?
西湖烟花大会暂停?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