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中国正式加入WTO。那时,许多人并未意识到这三个字母将改变中国,而中国的加入也将改变世界。
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外资利用国……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改革开放迈入了新的阶段。正如WTO总干事拉米所言,中国入世十周年,“成绩是A+”。
获得成长与发展的中国也在影响和惠及世界。作为WTO规则忠实履行者,中国始终致力于在世贸框架下推动国际经济贸易平稳发展。
无论是金融危机中还是在全球经济疲软的现在,中国正日益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占世界GDP的比重从入世时的不足4%,上升至2010年的9.3%。特别是中国为应对金融危机而采取的一揽子措施,扩大了内需,有效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复苏。
十年来,中国全面履行了加入世贸组织的各项承诺,逐步扩大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市场准入,降低进口产品的关税税率,取消所有进口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全面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大幅降低外资准入门槛,并开展了大规模的法律法规清理工作。
与此同时,中国质优价廉的商品为全球采购商、消费者节约了大量成本。温家宝总理日前表示,由于进口中国商品,美国消费者过去10年共节省开支6000多亿美元。
另外,发达国家将加工组装等环节转移到劳动力充足的中国,使得它们可以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发展新兴产业,继续引导世界经济潮流。
然而,就在中国为世界经济做出一个又一个贡献时,某些国家却将贸易失衡的矛头直指中国。
事实上,中国看似庞大的贸易顺差是由现行的统计方法造成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生产链高度细分,一个产品的组件可能在多个国家生产,在某一国组装,之后又销往另一国家。
现行的原产地规则无法准确描述整个生产过程,只能将原产地定为组装并出口最终产品的国家,导致原产地被误读。以iphone手机为例,中国厂商组装一部iphone手机,仅获得了6.5美元收入,但整部iphone手机的出口额178.96美元却全记在了中国的出口账上。
另据海关统计,中国2010年出口额为15779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出口为740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50%左右;外资企业的出口也占到当年出口的55%。
这说明,中国出口货值中有很大的比重并非是中国生产的或增值的,但却全部统计为中国的贸易额,从而产生了“统计在中国、利润在外国”的现象。
拉米认为,在生产分工日益细化的全球化时代,产品不能再被简单地贴上哪国制造的标签,它们是“世界制造”的结果。
商务部部长助理俞建华也表示,国际贸易统计必须做出适当调整,以适应全球生产分散化和任务贸易的兴起,避免因不真实的统计而影响国际经贸关系,减少贸易保护主义,改善全球贸易环境。
当然,中国已认识到要从过度依靠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中走出来,刺激内需,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在稳定出口的同时,扩大进口,增加对外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入世十年,中国每年平均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中国对外投资企业聘用当地员工接近80万人,每年在当地纳税超过100亿美元。
另外,未来5年,中国预计将进口超过8万亿美元的商品。到2015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达到31万亿元人民币,这将为世界各国企业提供更大的商机。
同时,中国还计划进一步降低进口商品的“门槛”:国家主席胡锦涛上个月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时宣布,为进一步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发展,中方愿在南南合作框架内,对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7%的税目的产品给予零关税待遇。
余建华表示,中国入世给全球贸易发展提供了巨大助力,随着中国扩大内需、增加进口等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中国对全球经贸平稳发展的推动力将愈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