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23日讯杭城秋日午后的明媚阳光下,一层薄纱似的灰霾挥之不去。77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系教授岑可法及其团队,决定跟危害公众健康的大气污染,斗一斗。
在岑可法院士等一些浙江科技工作者看来,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一支利箭,那么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就是“箭靶”。
如今,这位曾为国家研究出替代石油的水煤浆的七旬老人,带领着科研团队,从工厂的源头环节着手,研发大气污染物综合治理的新技术。
而近来备受关注的PM2.5,也成为岑可法院士及其团队研究的新课题。
研发脱硫新技术
向PM2.5“宣战”
-亲历者
电厂排放成污染大气的元凶之一
煤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占我国能源供应70%以上,煤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飘尘、汞、甲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等。每一种,都会危害人体健康。
岑可法院士曾派出麾下的女博士陈玲红,探寻杭州PM2.5的源头。经过调查发现,电厂、机动车排放一次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环境中与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和硝酸铵气溶胶粒子,在一定大气环境影响下,形成二次粒子,这些二次粒子的直径在1微米至0.4微米之间。
据研究,“出镜率”极高的PM2.5,其中近7成的粒子,是由PM1组成。PM1不仅对大气能见度影响更大,而且也更容易穿透人的血管壁,攻入血液里,参与血液循环,对人体危害更大。而电厂排放,已成为污染大气环境的元凶之一。
研发“净化塔”,严控PM2.5排放
如果没有科技创新给予企业的技术支撑,这些大气污染企业想要完成指标,压力不小。岑可法院士决定研发出新技术,帮助企业把有毒有害污染物全部“拿”下。
岑可法院士的团队在实地走访电厂时发现,企业要除掉煤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就要建一个脱硫塔;要脱硝,又要建一个脱硝塔;要脱汞,得再建一个脱汞塔……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种污染控制设备不断增加,系统越来越复杂,企业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岑可法院士考虑,能不能把脱硫塔、脱硝塔、脱汞塔以及包括二噁英在内的有机污染物等七塔八塔,合成一个净化塔?这个净化塔,要具备协同脱除各种污染物的能力。
经过几年的科技创新,岑可法、骆仲泱、高翔等长江特聘教授带领的团队把设想变成了现实。
岑可法院士把这项新技术,命名为“电厂锅炉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半干法烟气净化技术”和“湿法高效脱硫及硝汞控制一体化关键技术与应用”。
这项新技术能否满足企业的治污需求呢?在嘉兴电厂试验点,新技术在控制PM2.5颗粒物上,成效显著。岑可法的团队在嘉兴电厂烟囱出口的5个不同排放点,设置了PM2.5点位监控,试验如何使用新技术加强控制PM2.5的排放。
根据嘉兴电厂脱硫塔前后颗粒物浓度变化监测,湿法烟气脱硫(WFGD)系统能高效脱除二氧化硫,同时对颗粒物具有一定的脱除效果,有助于净化烟气中的细颗粒物。
岑可法院士告诉记者,该研究成果已经在1000兆瓦及以下燃煤锅炉上实现了产业化应用,推广应用了96套装置,累计实现新增产值44.46亿元,新增利税2.56亿元,经济成效明显。
迄今为止,通过老、中、青三代紧密合作,岑可法院士的团队已获得国家级奖项12项,为我国能源发展和环境保护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科技创新
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科技,看似晦涩难懂,但实际上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要走在前列,必须有强大的科学技术作引领和支撑。
过去10年,科技创新给我省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2009年,我省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第7位,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5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创造能力分别居全国第2位和第5位,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全国第3位,获国家科技奖39项,全社会科技投入达720亿元以上,R&D投入占GDP比重达1.7%以上,财政科技投入超100亿元,争取国家科技经费14.9亿元,创历史新高。
时下,我省正面临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有科技含量和没有科技技术的浙江企业,生存状况存在天壤之别。
据调查,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一季度,我省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表明,凡是坚持不断科技创新的高新技术企业,抗风险能力都较强,发展势头较好;相反,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受危机影响最大,经济数据下滑明显。
一个个数据,一个个实例,证明了科技创新是浙江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在如今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我们呼唤科技创新不断涌现,助力经济,造福民生。
从沪杭高铁,到太阳能光伏发电;从抗癌药物,到纯电动车的开发……科技创新,为浙江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成为浙江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支生力军。
近年来,浙江启动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60个,其中公共基础条件平台7个,行业创新平台26个,区域创新平台27个,这些平台覆盖了我省主要产业领域、32个县域特色经济区和29个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我省的平台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其中行业创新服务平台和区域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在打造科技创新团队上,自2009年启动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命名了130个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
仅首批团队就有2名带头人和主要成员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5名带头人成为国家“973”首席科学家。目前,我省创新型试点(示范)企业共363家,其中国家创新型企业19家,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35家,居全国第三位。
2002年10月创建的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创造性地开创了国内网上进行技术交易的先河,不仅有效整合了全省及全国最新科技创新成果,让企业吸收更广阔范围的创新资源,更好地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而且为企业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创新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