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金融广场是温州金改的重要金融创新平台,迄今已顺利运行近三个月。吴元峰 王荣 摄
浙江在线10月25日讯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点,丽水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小额贷款公司试水,浙银系列品牌、浙系资本军团的推陈出新……回首十年,浙江一直身居金融改革的前沿。
“相比前一个十年,这是加速成长的十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院长程惠芳如是说。
多元化时代开启
十年很短,弹指一挥间。十年又很长,这期间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
面对机遇和挑战,省委省政府加快金融强省建设,推动我省金融迈上新的台阶。而今的浙江金融总量早已今非昔比:
“十一五”期间,浙江无论是存贷款规模、企业上市数还是金融业增加值,都实现了翻番。到2011年末,全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已达6.09万亿元,位居全国省区市第4位。
10月19日,华数传媒借壳*ST嘉瑞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浙江资本市场再添生力军。至此,浙江境内外上市企业已逾290家,累计募资超2800亿元。与此同时,场外排队的拟上市企业也超过350家,资本市场已成企业融资新宠。
融资模式正从单一变得多元化,资本市场融资是其一。在“有形之手”引导下,上市融资、债券融资、私募股权融资等多种融资模式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如果是十年前,多数企业无从选择,摆在面前的只有银行融资这座“独木桥”能走。彼时的浙江金融业,银行间接融资的比例在95%以上。而今,这一比例已逐步下降到85%。
融资结构多元化与完善的金融体系相得益彰。从原来的国有银行“一枝独秀”,到而今银行、证券、保险、期货、信托以及租赁等金融机构“全面开花”,一个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机构协调发展的金融组织体系架构清晰可见。完善的金融体系恰为多元化融资模式提供了可能性;而完善的体系架构又能进一步助推融资模式的多元化。
金融体系趋于完善主要归结于“两头”增长:一方面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本土金融机构,现今,浙商银行、浙商证券、浙商信托、宁波银行、泰隆等本土城商行已经崭露头角;另一方面则是“筑巢引凤”,引来汇丰银行、摩根斯坦利等国际知名金融机构进驻。
新的发展战略机遇也带来环境巨变。“四大国家战略举措”也在不断强化浙江金融的承载力。浙江获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宁波和舟山随即加快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全新的发展机遇让“海洋金融”风生水起。
健康的金融离不开有效的监管。这十年,浙江金融风险防范监控体系不断加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2011年以银行业为主的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利润1378亿元,资产利润率居全国前列,但银行不良贷款率依然持续下降到0.92%。
历经十年变革,浙江金融业的全国竞争力如何?由浙江工业大学浙商创新研究院联合省金融办开展的一项课题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2011年浙江金融发展总体能力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和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