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 求——精神坐标的定位
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在这个被认为将影响中国进程乃至世界格局的盛会到来前,中国社会的一处处场景,都呈现万众一心的喜迎姿态。
在首都北京,高速公路两边的路灯杆下,长安街沿线的标志牌上,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八个大字概括的“北京精神”的标语随处可见。
“‘北京精神’就是骨子里那股热乎劲儿,见着谁有难处就想拉一把。”自发为社区修路的78岁北京居民王振明对记者说。
“北京精神”也包含着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已在北京生活4年的新东方教育集团美国外教黎傲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北京精神’的四个词语代表着人们对国家的爱,对未来的展望,对美德的推崇以及对机会共享的追求。”
从首善之区到沙漠腹地,从高原之巅到海岛边陲,各个地方的中国人,都在用实际行动寻找着核心价值观的“本地化”表达。
在江苏徐州,孝亲敬老的普通农民张公兰,给一座城市带来了“好人效应”:靠透析维持生命的土壤肥料专家渠立强,为了农民的增收坚守在实验室;片警孙全新好事做了一箩筐,社区居民联名写信不让他调走……
在上海长宁区,每10名常住人口中就有一位志愿者,他们中,有大学生,有白领,有农民工。他们让空巢老人在“暖巢行动”中重新感受家的温暖,让自闭症儿童在活动室展露开心的笑,让社区居民在“时间银行”体会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届评选产生的162名“全国道德模范”已经成为感召全民的群像;形式多样的公民道德建设与宣传,正在神州大地播撒善与爱的种子。
公民们在排队乘车、相互礼让中领悟着文明的真谛,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创建中品尝着文明的成果,在反腐倡廉、扫黄打非行动中感知着文明的力量……
尽管,“开胸验肺”、“离婚后房子归谁”、“该不该扶起跌倒老人”的话题,折射出人情世态的炎凉,中国人却在热烈的议论中,感受着彼此期待的热忱;
尽管,“范跑跑”、“郭美美”、“我爸是李刚”的丑态,抖落开灵魂深处的污垢,中国人却在谴责声中,凝聚起积极向善的共识;
尽管,“艳照门”、“名烟门”、“微笑门”的开启,暴露了触目惊心的腐化,中国人却在深入的追问中,找到了正义必胜的力量……
就这样,既甘霖普降,又润物无声。有党的引领与号召,更有普通民众的自觉与响应--当“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注入现代社会肌体,当“美美与共”的和谐理念深入中国百姓心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的美好理想照进了现实,照亮了家园。
历史的对照总是极富戏剧性:
有媒体报道,本世纪初,面对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断言,中国仍不是超级大国,“因为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点”。
的确,此时的中国在不断累积贸易顺差的同时,也在续写文化赤字;中国向世界输出的是资源和劳力,而非文化和精神。
而今,在全球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上,中国“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吸引了600万人次的点击量;在开遍全球的孔子学院课堂,“中国好人”郭明义的故事,正在被外国学生津津乐道。
杨善洲、沈浩、郭明义、王顺友、吕清森、陈贤妹……在这些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中国人身上,世界看到中国在转型期定位的精神坐标,也看到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核心价值观。
半个多世纪前,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为德意志民族日后的复兴留下这样的箴言:只有一个精神世界才能保证我们民族的伟大。
21世纪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发出这样的宣告: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如果说,现代中国谜一般的崛起,始终与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作出的价值选择紧密相连;那么,中华民族史诗般的复兴,也将与中国共产党人引领人民建设的精神家园不可分割。
有一点可以确信:当民族精神成为共同珍视的财富,当时代精神成为共同奋斗的动力,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共同践行的理想,和谐社会的构建将在更加鲜明的价值追求中实现,科学发展的力量将在更加坚定的文明前进中升腾,渴望复兴的中华民族终将在“软实力”的赛场展现更美好的形象。(记者徐京跃、吴晶、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