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全球个人电脑出货第一的桂冠花落联想。8年前,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被讽为“蛇吞象”的这家中国企业,成功实现了国际化进程中的飞跃。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见金。十年风雨,在“走出去”国家战略的指引下,借着加入世贸的东风,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扬帆出海,在学习中融入,在融入中超越,在波折中发展,在发展中共赢。
格局 潮奔四海顺势而升
十年连增,增幅27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从2002年的27亿美元扩至2011年的747亿美元,世界排名从第24位升至第5位。
《财富》500强企业排行榜上,中国企业数量十年跃增5倍,从2002年的13家变为2012年的79家。
越来越多的企业,越来越多的员工,源于越来越多的生意。仅“十一五”期间,不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中企在海外就实现销售收入2.3万亿美元,相当于2011年中国经济总量近三分之一。
十年发展,中国经济获得了新的全球定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企业从商品“走出去”,到工厂“走出去”,再到资本“走出去”的阶梯递进,顺应的是中国经济变大变强的潮流和需要。
当前,世界经济正经历重大的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变化,尤其近年发达国家金融危机的连锁冲击,已然催生新的国际格局。对于世界,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提升,已是全球经济要素、产业链条与治理体系解构重建的重要组成。
这些变化,比利时工人史帝文·罗瓦尔特深有感触。
2010年的冬春,这位沃尔沃比利时根特汽车制造厂的车间组长日子不好过。当时沃尔沃可能破产的消息不断,罗瓦尔特担心自己的饭碗。直到3月底,这位欧洲蓝领对记者说,他“放心了”。中国的吉利集团刚刚成功收购沃尔沃,承诺保留在欧洲的工厂和工作岗位。
早在1996年就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先遣队的海尔,如今已是全球公认的“白电”大王。《财富》杂志将2011“最具创新力中国公司”的家电行业冠军头衔给了海尔,并为相关报道写下标题——《海尔:人人都是创新体》。
正如美国企业战略大师加里·哈默所倡导的“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向管理和技术要效益”,中国企业早期“走出去”找资源、找市场的模式正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制造”升级“中国创造”、“中国制造”转向“为中国制造”等新阶段已经开始。
战略 指引航向应时而变
“单是会赚本国的钱,不算什么本领。有本领,就要去寻找国外伙伴,占领全球市场,挣外国人的钱。”鲁冠球,这位已在美国投资收购28家工厂的农民企业家,用直白的语言解释了万向集团的国际化动因。
而在国家层面,“走出去”则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升高,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曾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传统加工制造业的利润已经“薄得像刀片”,随时可能被全球产业调整的浪潮淘汰出局。“走出去”找市场、找技术、找经验、找品牌,成为中国企业的迫切要求和中国经济战略的新重点。
企业走出去,是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一项重要考量。
中国经济的庞大身躯在世界崛起的同时,原油供应的对外依存度从十年前的30%左右上升到55%以上。缺的不仅是油,还有天然气、铁矿石……
以“中字头”为代表的大型央企成为拓展海外资源、确保能源安全战略的先锋。这些中国海外资源供给战略的“操盘手”,摆脱了传统工业化国家“吸血”式的掠夺性开发,探索出了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新途。
截至2010年年底,在资源丰富的非洲,中国累计投资额达400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约130亿美元。在矿物资源丰富的拉美,中国投资从2008年的5000万美元跃升至2011年的101亿美元。
企业“走出去”,还关乎中国整个经济体系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2011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外贸依存度和外汇储备依然处于较高水平,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累积。中国经济贸易项和资本项下“双顺差”造成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内部产能过剩、竞争加剧,外部摩擦增多,压力凸显。
“走出去的确是中国经济战略的一步好棋。在海外投资设厂,产品销售不计入中国的出口项,既缓解了国内产能过剩压力,又可缓解居高不下的贸易顺差和人民币升值压力。近年中国央企和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对外‘资本输出’,缓解了中国资本项目的顺差,总体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汇丰集团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简世勋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挑战 激流险滩知难而进
“美国国会的决定给美国经济和就业带来了损失,美国民众需要一个更好的解释!”华为北美分公司副总裁威廉·普卢默今年10月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激动而又无奈。
就在当天早些时候,国会情报特别委员会发布了一份报告,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封杀华为公司在美开展业务。尽管这份报告语焉不详,难以令人信服,但在美国国会的强大政治影响力之下,华为公司走进美国的努力再度受挫。
华为受阻只是中国公司国际化进程中遭遇众多挑战中的一个新案例。
“走出去”十年来,中国企业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历经风雨,在残酷的商战中学习在异国他乡生存和成长。
从某种程度上,“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一条苦笑曲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民间投资研究中心主任马光远说。在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政治阻力是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不仅在美国,在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价值观的差异令一些外方人士对中国企业抱有疑虑,甚至以经济安全和产业政策为由将中企拒之门外。在非洲、在拉美,一些国家也对中国人的做事方式有误解或成见。常加班、重储蓄,这些在中国员工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事,对一些外籍员工来说却“难以理解”。
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挫折和挑战挡不住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决心和勇气。专业机构发布的《中国海外并购趋势2012》报告指出,虽然中国企业走出去遭遇一些障碍,但2011年底并购数量和金额已经分别是2005年的3倍和5倍,“中国作为全球投资人的快速崛起”还将继续。
趋势 潮起潮升引领超越
今年9月,世界电影之都美国洛杉矶。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此宣布:“我们很高兴完成对AMC的并购,这是万达国际化的新篇章。”31亿美元并入美国第二大院线,万达就此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这是迄今中国民营企业,也是中国文化产业进行的最大规模海外并购。
举目前瞻,中国企业更大规模“走出去”的动能已具,趋势渐显。
“今后20年还将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黄金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这样预判。
美国传统基金会资深研究员史剑道认为,以往许多中国企业走出去重点指向资源和基础产业,今后中国企业在注重实体经济的同时,会更多涉足价值链的高端。
分析人士表示,过去十年,“中字头”的企业领衔走出去,择机走进去,奋力走上去。未来十年,民营企业更有可能成为续写“走出去”大篇章的主笔人。
联想、海尔、华为、中兴、万达……在它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民营企业准备搭乘中国资本出海之舟,实现开拓新业务的梦想。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