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报告解读 正文
专家称收入分配改革已上路 不是重搞平均主义

2004年,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方案开始酝酿起草,由国家发改委具体负责,财政部、人社部、国资委等多个部委参与制定。虽然业内对于改革内容多有讨论,但据了解,“提低、控高、扩中”的思路基本达成一致。

□改革路径

-关键词

规范

报告摘录:“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表示,收入差距过大和收入分配不公是现在收入分配体制的两大问题,特别是收入分配不公,更为迫切地需要解决。亟须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收入、寻租收入和垄断性收入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公。

李实认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政策制定要与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在各个领域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才能避免垄断部门的垄断收益和企业利润被转化为部门职工的收入和福利,进而导致全社会收入差距扩大。

-关键词

分配

报告摘录:“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认为,市场化改革本身会造成收入之间的差距,但是还有一些非市场的制度性安排加大了这种收入的差距。以行业收入差距为例,高收入行业大多数都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或者得到了行政扶持。

张车伟认为,“提低”属于再分配,不能只靠收入分配改革来完成,而首先要依靠经济的发展。当然,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方面,政府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但也是有限度的。市场机制的发育就包括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的建立,而制度建设则包括最低工资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等。

-关键词

公平

报告摘录:“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张车伟表示,研究表明,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劳动者得到的报酬在国家财富中所占比重较低。在二次分配中,即国家通过税收等其他政策,对收入进行调整后,这个比重依然较低。也就是说,再分配手段也未能弥补初次分配所带来的不公平现象。

张车伟认为,最大的不公平,主要是一些个人或群体获得了不应该得到的收入和财富,这主要与国有资产及其收益的分配相关。收入分配改革,亟须通过完善的机制让全体国民公平地分享,而不仅限于内部循环。所以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是要解决由不合理的制度性安排造成的收入差距过大和财富分配不公的问题。

□解读

报告更着重“两个同步”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关注我国收入分配改革多年,他看了十八大报告后认为,报告中关于收入分配的表述再次表明收入分配的重要性,也表明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进一步明确,且收入分配改革不会停滞,在社会各界达成基本共识后将稳步推进。

郑功成说,收入分配改革其实已经“行进在路上”,具体表现为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城乡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的提高和各项福利措施待遇等。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将来的发展成果将更多地惠及民生,分配格局将更有利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缩小,也会规范收入制度。

和十七大报告相比,郑功成认为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收入分配改革更加强调“两个提高”,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而十八大报告更注重“两个同步”,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他说,可以认为这是对于收入分配的一个深化,如果只有“两个提高”没有“两个同步”的话,“两个提高”的效果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对话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

改革需循序渐进但要魄力和勇气

京华时报:对于即将推出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您有什么看法?

郑功成:我认为这个改革总方案会是一个框架性和原则性的方案,是十八大报告中有关收入分配内容的细化。我认为,应避免两个误区。第一,不要等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发布了再实施。第二,不要期望新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可以迅速解决所有收入分配中的问题。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要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修正。

京华时报:收入分配改革已在路上,何以佐证这一点?

郑功成:主要是在再分配领域,从农业免税到个税调整,从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到基本保障制度全民覆盖,从最低工资标准的持续提升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加快建设等等。至少有10项以上的内容都可证明中国的收入分配改革其实已经拉开了帷幕,特别是公共资源的配置正在悄然发生着不可逆转的变化。

京华时报:是否应抑制高收入人群财富的增长?

郑功成:我认为还是应该坚持鼓励合法致富原则。收入分配改革不是要重新实行“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因此,必须坚持鼓励合法致富的原则,这种鼓励的核心在于符合社会公平与分配正义条件下的合法致富。

京华时报:具体改革路径是什么?

郑功成:概括起来就是“增收、节支、缩差距”。首先,必须让劳动者从一般意义上的“劳有所得”转向“劳有所值”、“劳能共享”,持续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其次,在公共资源分配上向民生福利保障倾斜,通过健全社保体系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减轻城乡居民的生活负担,尤其是让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群众和低收入群体获得公平的保障。再次,通过消除垄断、改进税收结构、消除灰色区间、鼓励慈善事业发展等多种措施,不断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

京华时报:您认为在收入分配改革中哪些因素阻力最大。

郑功成:首先我认为就是要排除干扰,要有改革的魄力和勇气。比如依靠垄断获得收益的和钻政策法制空子的都应该予以规范。

本报记者周宇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数说”居民收入倍增:目标宏伟但“可实现”
·北京2011年人均GDP达12643美元 已接近富裕国家
·中共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本网聚焦
  更多...
·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召开十八大精神专题...
·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浙江省委向老同志传达十八大精神
·记者重访习近平联系点嘉善 如飞驰的高...
·浙江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回杭
·【大会谈】第八期:继往开来 团结奋进...
·浙江援疆指挥部集中收看新一届政治局...
·大桥建设者的温暖记忆
最近报道
  更多...
·吴晓青:今年将建440个空气监测点 PM2....
·文化整合迈出关键一步 期待配套政策出炉
·杨扬:体育教师缺编阻碍“每天锻炼一...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学习贯彻十八...
·和衷共济 同心同行--各民主党派履职五...
·中宣部举办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研讨班
·中宣部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
·中央宣讲团十八大精神首场报告会在京...
代表心语
  更多...
吴菊萍:好人有好报传递正能量
吴菊萍建议,完善见义勇为保障机制,让好人敢于做好事。此外,她还希望法律能对一些欺诈、不诚信尤其是讹诈行为给予严惩。
孟关良代表呼吁提高运动员待遇
  当前运动人才流失严重,关键问题在于运动员待遇太差,退役后无法安置,他为此呼吁提高运动员待遇。
刘国红:浙江国企民企共生共赢
  “国有企业坚持与民营企业共生共赢,显著地推动了浙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冯亚丽:望为民企提供发展环境
  希望中央能够更加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图说浙十年
  更多...
通达浙江四小时
诗画江南入梦来
钱塘自古看繁华
楼倚钱塘百尺高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