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12日电(记者吴晶 熊争艳 傅勇涛)“十八大报告中两个字的消失,也许很多人不会注意,但对于我们农民工群体来说却是巨大的希望。”作为出席党的十八大的26名农民工代表之一,广东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职员闫文静这样对记者说。
从全文64页、近3万字的十八大报告中,闫文静十分准确地找到第39页倒数第三行:“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十七大报告中,与之相对应的表述是:“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从义务教育到教育,“义务”二字的消失,意味着从就学层次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乃至高等教育阶段的大门,都要向农民工子女平等敞开。
“这个变化恰恰回应了我从农民工兄弟姐妹那里听到的意见和建议。”闫文静说着,从书包里掏出一沓调查问卷。
当选十八大代表后,闫文静对中山市24个镇区70个社区进行了走访,向外来务工人员发放回收了1000多份调查问卷。对于融入城市问题,大家反映最多的就是子女教育。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山312万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占165万,超过本地户籍人口。外来务工人员普遍感到,以前,国家没政策,只能把孩子留在老家。现在,政府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后,学前教育和异地高考又成了“闹心事”。
2009年,中山市首创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制,按务工年限、业绩和技能等状况,对全市流动人口实行积分制管理,流动人口按积分多寡享受不同公共服务,各镇区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等方面承载力,就近安排入学、入户。
“比如,申请买房是30分,本科学历是80分,做一次志愿服务是2分,政府通过积分制设了一道‘跳起来能够着’的门槛,既保障入学渠道公开公正,还增强了家长的社会责任感和城市认同感。”闫文静说。
十八大代表、天津市河北区环卫局一所的环卫工人徐文华虽然对报告的提法变化感到高兴,但也还有顾虑:“党和政府有意愿,但是政策执行起来并不容易,大城市资源有限,上学的机会依然供不应求。”
就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提出各地要在今年年底前出台工作方案。通知也提出上海、北京这样的人口流入集中的地区要进一步摸清底数,掌握非本地户籍人口变动和随迁子女就学等情况,抓紧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制度。
“能看出政府对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很重视,都在积极地做工作,但是一些地方还有困难,希望能早日落实到位。”徐文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