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何以正确?
对此,十七大报告早已作出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十八大报告又作了近似表述。可见深刻理解其中“关键”一词,是认识这条道路正确性的关键。
首先,我们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或称科学共产主义,在广义上与马克思主义同义。所以邓小平不止一次地说过:“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它体现的是社会主义运动最一般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共有特征。
至于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这可以有、事实上近年来也出现过各种不同概括。但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科学基础上的预测和描述,无论怎么概括,以下四条都是确定不疑、不可或缺的:
一是在经济上,把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当作全部社会主义运动的最基本问题。《共产党宣言》把共产党人的理论归结为“消灭私有制”一句话。恩格斯指出实行公有制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而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物质前提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所以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首要任务,是“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二是在政治上,把实现民主当作关乎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根本大计。《宣言》提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列宁指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无产阶级专政,实质是供最大多数人享受的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政治意义上的民主制将随着国家的自行消亡而退出历史舞台,但它的必经之途恰恰是民主的高度发展。三是在价值取向上,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当作最高追求。马克思说在未来社会中,要“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宣言》指出未来社会是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四是在终极目的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当作最终奋斗目标。这就是马、恩所说的经过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后来被列宁称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和政治、文化、道德的巨大进步,最后进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列宁所说的“我们开始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应该给自己清楚地提出这些改造归根到底所要达到的目的,即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必须以共产主义为发展方向,否则就不是科学的而是其他什么牌号的社会主义。
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正是坚持这些基本原则的。在所有制问题上,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首要点就是“公有制为主体”。在民主问题上,始终坚持“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根本理念,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并取得重大进展。在价值取向问题上,始终突出走共同富裕道路不搞两极分化,恪守“生产力归人民所有”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反复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增进人民福祉、体现公平正义放在愈益重要的位置。在终极目的上,邓小平强调“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现行党章仍然写着“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并坚持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的全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以上所举仅是荦荦大者,但已能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那种认为我们搞的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的看法是不符合事实的,站不住脚的。
其次,赋予科学社会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恩格斯说过:《共产党宣言》里提出的一般理论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为了找到革命策略,需要的只是把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这些话的中心意思,说到底是搞社会主义一切要从本国实际出发,也就是毛泽东说的马克思主义必须与各国的实际相结合。这是一个最重要方法论原则。毛泽东正是根据这一原则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著名命题。邓小平也正是据此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论断。
十八大报告阐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容,非常鲜明地展示了中国特色。比如在经济上,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政治上,实行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文化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三贴近”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三个面向”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上所举也仅是荦荦大者,但已能说明我们搞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那种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实仍是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僵化”社会主义的看法,同样是不符合事实的,站不住脚的。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或根本要谛,一是社会主义,一是中国特色,两者融合,浑然一体。它是社会主义普遍性和共性与中国社会主义特殊性和个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与中国社会主义具体做法的统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国情的统一。它既本质上区别于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社会两极分化和搞虚伪的“民主自由公平正义”的资本主义,又迥异于某些具体政策虽有可资借鉴之处、但总的来说不过是“资本主义病床边的医生”的民主社会主义,也不同于先是僵化、继则改向的苏联式的“社会主义”,是独具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是扎根于中国大地的科学社会主义。这也就是胡锦涛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