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对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的关注已经成为重要的民生话题。如何推动教育资源的合理分布,使得每个公民都能公平的接受教育的机会?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日益普及,数字教育尤其是基于掌上设备的移动数字教育正在酝酿新一轮发展浪潮。移动教育(M-Learning)是指用户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通过客户端或浏览器接入网络,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学习内容,实现方便快捷的互动学习。
郑杰在正在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专门呼吁:十八大报告已明确将“学有所教”作为发展民生、加强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并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目标,移动教育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将优质教育资源向不发达地区扩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所有人平等的接受教育、获取知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建议加快移动教育的发展,推动教育资源平等共享。
郑杰表示:相比传统在线教育,移动教育更具鲜明的信息化时代特性,具体体现为,一是富媒体化,展现效果丰富多样,更容易激发用户学习兴趣;二是社交化;三是泛在化,可以通过多种终端(包括手机,平板,互联网电视,甚至是新兴的穿戴式设备)接入网络进行移动学习;四是终生学习。事实上,移动教育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学习消费国,Coursera(免费大型公开在线课程项目)在内的多家著名在线教育机构都推出了各自的移动教育App(客户端)产品。
作为移动教育领域的率先实践者,浙江移动在这方面也尝试了多种实践:提出了符合国际潮流的移动学习内容和格式规范,完成了移动学习产品的总体规划与移动学习平台的初步建设,推出了首期移动教育课件制作目标。基于“校讯通”建立了“名师讲堂”和“快乐学堂”,精选名校及社会知名教育机构一线优秀教师授课资源,面向不同层级,打造一站式的移动学习平台。
目前,三大瓶颈制约国内移动教育发展:一是资源深层次整合不足,利用率低下;二是专业统一规范门户的缺失;三是缺少必要的规范化标准。
针对这些问题,郑杰建议:
一是打造应试、兴趣、技能为主导的国家级教育门户。建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加大移动端门户和应用的开发力度,建设全国性的移动学习平台,制定标准和规范,完善名师名校认证机制、教育资源共享范围,制定移动教育的“学分互认”机制,形成面向全社会的移动教育评价体系。在此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培育一批具有社会公信力和使命感的运营主体,统一平台的建设、运营和维护,形成国家、市场协同推进的局面,更好地促进教育资源集约,推进教育公平。
二是制定利于移动教育发展的倾斜性政策。发达国家早在数年前就为帮助贫困地区跨越“数字鸿沟”,实行折扣补助计划,由政府通讯委员会每年从通讯服务基金中向有待帮助的学校、图书馆提供高速上网,折扣幅度达20%至90%。在我国,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建议通过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入向中西部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
三是推动建立国内移动教育产业联盟。由国家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高校和社会教育机构、专业协会等自主参与形成产业联盟。积极引入和拟定学习内容格式规范、移动教育内容传播版权保护等规范,制定有效的版权保护法律法规,以“建立共享机制,实现有偿共享”为规则处理好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问题,明确国家相应技术标准和内容规范,建立由运营商公司、信息系统集成公司稳定支撑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