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继业在给报纸分类。李红叶摄
土泥路变水泥路路路四通八达
干了17年的邮递工作,甄继业感受最深的还是深山区交通条件的前后变迁。
“刚开始负责的花塔片区,东到与顺平县交界的苑家会村,北到与涞源县交界的周家堡村。那时候的路可谓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有些路连自行车都走不了,“人扛车”的情况并不少见,每天骑行100多里,早晨出去很晚才能回来。”甄继业回忆起当时投递途中遇到道路交通环境历历在目。
白花村小学坐落在半山腰,条件艰苦,交通不便,村民们逢年过节才会走出大山,采购货物。在这种情况下,甄继业坚持每周上山两次,将报刊杂志送到学校,把信件送到村民手里。2009年白花村积极争取交通项目,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修建了素有“十八弯”之称的盘山公路和进村道路,交通条件极大改善。
“这路修好了,不仅解决村民的出行难题,也为我们“送信人”上山进村送信送报提供了很大方便。”甄继业颇有感触地说。
此后,随着国家“村村通”工程大力实施,唐县的乡村道路逐渐实现了硬化,部分村庄大街小巷也都进行了硬化,并安装了路灯,纵穿军城镇的公路宝平线向南与保阜高速相连,山村的乡亲外出出行实现了方便快捷。
穷山村变新农村山村风貌变迁大
“刚参加工作时,进村投递信件,看到乡亲们居住的大部分是就地取材自建的低矮石头房和土坯房,由于村民的经济来源较少,生活业也较为贫困,山地开发基本没有,山头光秃秃。”对于以前山村的面貌甄继业记忆犹新。
10多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山村群众利用山场大力发展林果业。如今,座座荒山披上绿装,成片的枣树林、柿子林,硕果压枝,还创出了名堂。
“现在,乡亲们依靠着发展林果业都渐渐的富裕起来,到处都能看到盖起的新房和二层小楼,乡亲们日子是越过越红火。”甄继业带着笑容描述着近几年自己看到山村新变化。
此外,甄继业告诉记者,以前,山村交通、信息闭塞,村民订阅报刊少,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发展的需要,村民也纷纷订阅科技类、生活类报刊,特别是网络进村入户,村民网上购物的也越来越多,因此邮递工作量越来越大。但是,随着手机的普及,送包裹、送快递时联系村民很方便,邮送也越来越及时准确了。
“山村最大的变化是教育。以前穷乡僻壤,教育落后,山里娃上大学的非常少,一年也送不了几个大学录取通知书。现在乡村教育发展了,村民富裕了,农家子弟到城里上重点高中的越来越多。一到高考录取季节,录取通知书一来一大摞,有的一个村就有好几个。送录取通知书虽然忙碌点,但想到农家子弟金榜题名,能够飞得更高更远,自己辛苦点,心里也是很高兴。”甄继业说。
在17年的投递行程中,甄继业行走27万公里,投递邮件130万余件,代领代寄包裹7000多件,死信变活200多封。他在这块生他养他的热土上,洒下了辛勤的汗水,收获着醇厚的亲情、信任和尊重,也在不断见证着每个山村的变迁。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