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图景背后的“时代之变”——
来自吉林“黄金水稻带”的丰收观察
2018年10月09日 09:16:21
来源: 新华网
从追求温饱到筑梦人生
在吉林省舒兰市,游人在稻田间行走(9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4年前,年轻的蔡雪从上海飞回了家乡舒兰。摆在她面前的,从写字楼里的一张办公桌换成了千亩稻田。创品牌、闯市场,引进新品种、尝试新模式,4年来,蔡雪的“稻梦空间”越做越大。
各式各样的手工稻草人,铺满鲜花的稻田玻璃栈道,众多城里游客专程来参观留影……在搞好种植和销售的基础上,她大胆在稻田里加入旅游元素,使无边的稻田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景点,进一步提升了家乡大米的形象。
今年新米收获后,辉南县庆丰绿优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宋学义每天都会自豪地在朋友圈里发布自家稻田的美丽风光,推介大米产品。
此前,宋学义和妻子在上海打拼20多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但是时间越久他就越想念家乡和亲人。4年前,他毅然结束在上海的生意,卖了房子,携妻子回到家乡种水稻。
在吉林省吉林市一拉溪镇,农民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9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虽然出身农村,但他对地里的事并不熟。从找师傅学种地,到参加政府组织的农业科技培训班,宋学义的1300多亩水稻越种越好,产品销路也越来越宽。
“同样种稻,以前是为了温饱,现在是为了圆梦。”宋学义说,他已经把种稻当成了一项事业,这关系着梦想,也关系着情怀。
标签:
责任编辑: 沈正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