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中国 正文

关注孩子的新问题 如何在网络“包围”中健康成长

字体:
— 2024—
06/01
11:29:32
2024-06-01 11:29:32 来源: 海报新闻 编辑 于琳琳

  当代青少年是互联网“原住民”。随着网络文化产品的日益丰富,互联网的诱惑给儿童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多不可避免的“新”问题。游戏、音视频、社交媒体和网络直播是未成年人接触较多的网络平台,也是家庭亲子关系的产生问题的关键所在。

  防沉迷规范频出,挡不住爱玩的“熊孩子”

  近日,一名8岁男孩因模仿《和平精英》游戏中的跳跃动作,从三楼一跃而下,所幸被破旧的雨篷救回一命。除了危险本身,更令人心悸的是,孩子们对于游戏与现实的辨识能力,似乎正在悄然失衡。

  对于当下的很多家庭来说,游戏无疑是爆发亲子大战的主要导火索。“就知道玩游戏,上课脑子里也都是游戏”,提起游戏,小峰的妈妈话语里满是气愤。今年10岁的小峰正在读五年级,提起游戏时他两眼放光,对里面的各种皮肤、装备、打法了如指掌。“不止我一个,班里的同学都在玩”,据小峰描述,课间休息的时候,班里的男孩经常在一起讨论昨天玩游戏的“收获”。

  近年来,尽管防沉迷规范频频推出,但未成年人似乎总有相应的对策——实名认证可以通过输入长辈身份证号替代,登录账号密码可以选择手机内置的一键登录,人脸识别可以利用父母长辈等代过绕开,支付密码更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了解。

  不难看出,当前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所取得的成效主要来源于平台设限,家庭作为引导孩子们正确对待游戏的重要一环,却连连“失防”。今年儿童节前夕,腾讯游戏再次加码升级“防沉迷”管理工具,许多家长连连称好。其实除了平台,家长更应该加强孩子的重视与管理,教会他们如何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不至于迷失于虚幻的世界。

  直播间开卡上瘾,下单默认“已成年”

  时下,在不少直播间兴起一股新的盲盒消费模式——直播开卡牌,让不少未成年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开卡的流程并不复杂,先花钱下单,主播根据下单量多少,现场打开卡包,把里面的卡对着屏幕展示一遍,之后全部打包发给消费者。

  “卡牌种类可多了,有动漫的,有明星的,有电影角色的。”之所以会成瘾,玩家小王表示,除了享受未知带来的刺激感,直播间网友的恭维也让人难以自拔,于是他经常10包、20包一起开,平均一个月开卡花费近万元。

  有的主播还开通“连麦”功能,邀请看买家边开卡边聊天。从连麦者稚嫩的声音中可以判断,有许多还是尚未成年的孩子。虽然直播间系统会弹出“禁止未成年人下单”等字样信息,但平台和商家似乎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下单选项也会特意标注“已成年,同意主播代拆”。

  “一直买一直拆”“放过小学生吧”,许多家长对此现象头疼不已。据统计,未成年人在直播用户中占据的比例并不低,平均每10个直播用户中,就有一个是未成年人。有家长认为,直播间就是一个江湖,根本不适合中小学生玩。一方面,中小学生心智未成熟,辨识能力差,一不小心就可能上了“老司机”的当;另一方面,长久浸淫于过度物质化氛围,对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十分不利。

  网游诈骗,低龄玩家是“狩猎”主要目标

  通过网络游戏锁定一些低龄玩家,以“组队打游戏”“免费送限量皮肤”等名义实施诈骗,成了许多犯罪分子经常得手的诈骗手段,被害人大多是年龄十来岁的小学生。

  今年1月,10岁的朵朵在玩一款名为“蛋仔派对”的游戏时,认识了一名自称“知心大姐姐”的游戏玩家,她和朵朵以“姐妹”相称,还说要帮忙申请游戏皮肤,让朵朵感到很亲切。不过很快,“姐姐”表示自己的游戏账号被官方封控,需要朵朵通过发送红包,用“充流水”的办法让账号解封。起初朵朵并没有回应,但在“姐姐”不断的诱导下,朵朵的心理防线渐渐崩溃。她按照对方的要求发送了多个现金红包,还说出了奶奶的身份证、银行卡号等信息,被骗走了卡内一万多元钱。

  警方调查发现,骗朵朵的团伙共涉及六名犯罪嫌疑人,他们先后在十个省市作案十三起。据本案的犯罪嫌疑人交代,他们平时就是利用各种社交平台广撒网,以“一起玩游戏”“送游戏皮肤”等理由当诱饵,并通过“男扮女装”营造出亲切的“知心姐姐”人设,方便和低龄玩家套话,10—13岁左右的孩子就是他们的首选行骗目标。

  这种骗局虽然简单,但是他们拿捏住了孩子“社会经验不足”“不想让家人知道”“担心给家长惹麻烦”等心理,一边威胁一边劝诱,一步步引导孩子发红包转账以及提供家长的身份信息等,稍有不慎就会成为“待宰的羔羊”。

  超半数未成年人身边发生过网络暴力

  近年来,网络暴力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网络的匿名性让一些人肆无忌惮地实施“网暴”,给当事人的身心带来极大伤害。

  2022年9月,广东某高一学生在网上发了一张“梦图”,却惹来一群网民的无端谩骂。原来,这位女生是一名“梦女”,指在二次元世界中,幻想一个角色与自己喜欢的作品当中的男主角进行互动的女性群体。“梦图”就是这个幻想的角色的漫画形象图。

  除了被骂以外,她还被挂上了“梦女”圈的黑名单——“梦厕”。“梦厕”里的主要成员是未成年人,他们会将那些看不顺眼、不守“规矩”的“梦女”的社交平台账号投稿到“梦厕”,再对其进行谩骂、人身攻击,甚至是骚扰。“梦女”圈内,谩骂与被谩骂的大部分是未成年人,她们不仅在对方社交平台评论区进行人身攻击,还会在后台私聊谩骂对方,并将对方的账号挂到网上“公开处刑”。

  有类似遭遇的未成年人并不少,调查显示,超半数未成年人表示在自己身边发生过网络暴力,近三成未成年人在遭遇网络暴力后会感到情绪低落、抑郁,一成以上的人感到暴躁易怒、学习受到影响,还有的未成年人与朋友、家人的关系受损,出现身体疾病等。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实施网络欺凌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属于网络欺凌,一些未成年人在遭遇网络暴力时也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今年1月1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规定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欺凌行为等。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每班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学生欺凌防治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掌握预防欺凌的知识和做法。

  不良信息充斥平台,“网络色狼”避之不及

  随着儿童首次触网低龄化加剧和网络低俗弹窗等屡禁不止,以及大数据精准化推荐的不断加持下,青少年的网络健康环境正变得越来越严峻。数据显示,38.3%的未成年网民在上网过程中遭遇过不良或消极负面信息。

  2022年7月,爱看网络小说的初中生小陈,在网页中寻找免费阅读资源时,找到了一个阅读平台,他要找的书在这里不但更新及时,而且全部免费。兴奋之余,小陈发现,在电子书章节目录界面推送着一些小广告:在“撩人女主播”等突出显示的文字旁边,配有动态特效的美女照片,图中人物表情迷离、着装性感。

  2023年3月,“AI一键脱衣”在网络上兴起,甚至祸及未成年人。一名卖家声称自己“资源众多”,详细地将图集分为“明星”“网红”“模特”“漫画”等多个种类,甚至还出现了形象为穿着校服的女学生,衣着暴露、表情挑逗。他声称,如果没有喜爱的类型,顾客可以发照片“单图定制”,两元一张就能P不雅照。

  2023年7月,多个视频平台又出现了未成年人跳舞的视频。

  记者调查发现,在未成年人上网时,常常不经意间就能看到一些不良内容:网页中植入的色情广告、短视频平台的擦边视频、各类黄色App以及聊天群中防不胜防的“网络色狼”。这些不良内容暗藏在互联网“角落”,未成年人避而不及,甚至有些人专门利用未成年人的好奇心理、猎奇心态,诱导未成年人浏览色情网站,极大影响了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重拳出击!青少年网络环境大幅改善

  近年来,针对防止青少年在网络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多部门已加大力度重拳整治,相关政策法规正在不断完善。

  2019年10月25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网络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的时长,法定节假日每日累计不得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累计不得超过1.5小时。

  2021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其中设立“网络保护”专章,规定不满16周岁不得开通网络直播,平台应限制未成年人上网消费、打赏,未经允许手机不能带入课堂等。

  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网络游戏服务。

  2022年5月,四部门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在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严控未成年人从事主播等方面都作出了严格规定,并取消网站平台的打赏榜单,加强青少年上网高峰时段的管理。

  2023年6月,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网络欺凌、隔空猥亵、网络诈骗、不良内容、网络沉迷等7方面网上涉未成年人突出问题。

  2024年1月1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

  2024年5月2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团体标准,该标准是游戏行业首个完整的未成年消费管理规范,用于未成年人游戏消费退费纠纷解决。

  此外,在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推动下,各类短视频、游戏类平台都上线了“青少年模式”或“防沉迷系统”。

  据《直播与短视频行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白皮书(2023)》显示,2020年以来,全国至少有二十多部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提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相关内容。通过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规范和防沉迷技术限制,网络空间治理取得了很大成效,未成年人过度用网问题有了极大改善。

  靶向施治!筑牢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屏障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1亿,其中10岁以下网民占比3.8%,10-19岁网民占比13.9%。拔除危害未成年人的网络毒瘤,筑牢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屏障,需要多方合力、靶向施治,久久为功。

  “法律过筛”是关键。网络世界瞬息万变,有害内容隐形变异,涉未成年人网络乱象“改头换面”,令人难以规避与辨别。因此,要压实网络平台主体责任,坚决对网络环境进行“法律过筛”,切实提升网络环境安全和健康程度。

  “家校合奏”是良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教育更要跟上。学校要及时通过课堂教学、专家讲座、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将预防沉迷网络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管理环节。家长要加强对未成年游戏账户的管理,严格执行游戏时段时长规定,通过善引导、重表率、常陪伴,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的网络不当行为。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关系亿万家庭幸福安宁。防止未成年遭受网络不良危害,绝不仅仅是“断了念想”这么简单,需要社会、学校与家长形成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培育与监督体系,才能保护一个个花朵在网络的汪洋中自由徜徉。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 未成年人;游戏;网络暴力;孩子责任编辑: 马驰骋
国内综合
国际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