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桂兰在上庭前对着镜子反复看是否穿戴整齐。
无言的丰碑
金桂兰所做的这些事,也许她自己都不记得,但赢得了老百姓的心。
如今,在东京城镇的老百姓间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俺们有位好法官,大事小情她都管,谁家有啥闹心事,就去法庭找桂兰"。
五丰村的古稀老人李会善冒雪为金桂兰送来自己亲手缝制的厚棉裤,说:"姑娘,我没什么能送你的,这条裤子就给你暖暖身子吧。"
光新村村民张长胜从别处找到一份封面印有金桂兰的杂志,挂在了他家徒四壁的墙上,还不时擦拭,以免落上灰尘。
金桂兰的同事说,她简直就像一位挂牌的名医,经常有人跑到法庭点名要求案子让她办。乡亲们则说,她的门好进,话好说,事好办。人民的信任是无言的丰碑。没有什么评语,能比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品评更真实。
"老百姓的认同是真正的认同。"马先兰说。
马晓林告诉记者,金桂兰的可贵之处不在于她做出了多么惊天动地的业绩,而是在于她能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为民办事,为民解忧,为民造福。
像金桂兰这样的女人也许活得不太精致,太过辛苦,但她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感动不是惊艳一时的,而是一种每每想起就会有力量、就会受鼓舞,永远都不能抹去的美。
金桂兰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落叶归根,退休后回到镜泊乡老家安度晚年。相信她是一个能创造奇迹的人。
好人一生平安。
似水的女人如山的力量
"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辛辛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进风雨;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挚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的眼神……"
每天一上班,金桂兰总要打开电脑放几首歌听听。这首刘欢唱的《从头再来》是她最喜欢的歌,"歌词表达心声,就像给我写的"。金桂兰的外表与人们想像中的法官形象差距很大。乡亲们形容她时用的最多的词是"温柔、谦和"。同事们说她像美丽的镜泊湖水,恬静、平实。金桂兰还是一个坚强的人,多年来她与病魔抗争表现出来的常人少有的坚韧与执着,令人打心底佩服。
是什么支撑着一位饱受疾病折磨的柔弱女子,在执起法槌审理案件时,依然保持平易和善良呢?
童年与家庭
金桂兰出生在黑龙江最南部张广才岭山脚下的五丰村。
金家是朝鲜族。兄妹六个,桂兰排行老五,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
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家境窘迫。两三岁时家里失火,所有家当都被大火吞噬。金桂兰一家七口不得不挤在一个临时搭建的小房子里。
五丰村是汉族聚集的村庄,朝鲜族仅她家一户。在金桂兰的记忆中,从来没有汉人欺负过她们家,相反家里失火后,乡亲们纷纷捐来生活用品,维系她家的生活。
南韩人"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思想很严重,从小金桂兰在家就不被重视,白面饼总是哥哥吃,而脏活、苦活都由她来承担,每隔两天还得独自去荒山打猪菜。
金桂兰幼时的记忆,尽是生活的艰辛。
母亲是典型朝鲜族女性,勤劳、善良、话不多一问就笑。60年公社打饭时,母亲负责盛饭,看谁饿的受不了,经常主动给人多打一勺,因此很多人非常感激她。
母亲常说,做人要问心无愧,要懂得感恩图报。金桂兰至今记得这句话。
童年陷于生活困境的经历和母亲的教导,磨炼了她刚毅的性格,孕育了她平民的情结,形成了她本分、善良、乐于助人的道德观。许多年后,这种影响非但没有磨灭,反而渗透到了她的人生准则当中。每当看到有老乡来法庭打官司,她就生出深切的同情,仿佛自己就是他们中的一份子。
金桂兰在日记中写道:"群众利益无小事,老百姓的事情比天大。化干戈为玉帛,让百姓顺心顺气,再苦再累我也心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