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调查显示,1970年之前出生的农民工只占8.4%,七十年代出生的占30.2%,八十年代出生的占60%。“80后”农民工已经成为珠三角农民工的主体,他们的工作观与老一代完全不同。
广东省东莞市一家制衣厂的女老板,今年新招了一个年轻杂工。小伙子刚满20岁,是一个没在厂里干过的“生手”。他经常在上班时间跟车间里其他工人聊天,老板告诫他:“不要影响大家干活。”没想到,小杂工毫不含糊地回答,“我又不是来赚钱的。我妈说了,没钱了让我管家里要。你这几百块钱根本养不活我。”
老板对此非常恼火,但也很困惑。当工人“不是来赚钱的”,那么像“扣工资”、“开除”这样的惩罚方式就很难约束他们。弄不好还会导致工人辞工,影响订单的完成,这损失就大了。
“我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这位老板苦恼地说。这样的现象在珠三角地区很普遍,因为制衣厂老板和她朋友的工厂每年都要招很多这样的“生手”,这些“生手”几乎清一色都是1985年以后出生的人。老板们习惯把这批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工人叫做“八字头”农民工。
与“老”农民工相比,“八字头”农民工一方面不能吃苦,另一方面对自身权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仅仅提高工资已经吸引不了他们,他们还会要求更多的闲暇时间,城市的娱乐方式以及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等等。对老板来说,这些新的变化无疑对以往驾轻就熟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
本次调查显示,在被访的农民工中,1970年之前出生的人只占8.4%,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占30.2%,八十年代出生的占60.0%。也就是说,在“民工潮”最汹涌的珠三角地区,“八字头”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
生于八十年代,意味着出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八字头”农民工的家庭多数响应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号召,他们在家里都是惟一的“宝贝疙瘩”。尽管在户口本上他们仍是农民身份,但其中相当多的人从来没有接触过农业生产劳动,甚至连自己家里有几块田都搞不清。
他们同样属于“80后”,也是从小看动画片和电视剧长大的一代,贴在“80后”身上的那些标签——“自我”、“物质化”、“无责任感”,对他们同样适用。生于农村的“80后”们伴着“加快发展市场经济”的口号进了城,他们眼中的城市工作和生活环境,多少会与父辈和兄长们的体验有所差异。
统计结果表明,“八字头”农民工以“出来挣钱”为主要目的的只占18.2%。而选择“刚毕业,出来锻炼自己”、“想到外面玩玩”、“学一门技术”和“在家乡没意思”的人共占到71.4%。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年龄段的农民工大部分是以“出来挣钱”为主要目的的。五十年代出生的工人有55.6%选择了“出来挣钱”,六十年代的工人则是76.2%,七十年代的占了34.9%。
没有挣钱的压力,“八字头”农民工可以随心所欲地换工作。他们的职业流动率在各个年龄段中最高,平均每人每年换工作0.45次,最“懒”的五十年代生人仅为0.08次。说到“跳槽”的理由,工资太低(22.3%)不是影响他们跳槽的主要原因。近一半的人是因为“生活、生产环境和闲暇时间不足”而跳槽。同时,17%的人提出,“自己不喜欢那个工作”或者只是“想换个环境”。
在“七字头”和“六字头”农民工看来,工作没有“喜欢不喜欢”,只有“挣多挣少”的问题。而“八字头”农民工已经开始寻找更好的个人发展机会、也试着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从今年起,更多的1990年以后出生的所谓“九字头”农民工将陆续融入这支劳动大军,农民工群体将变得更加复杂。
不知不觉间,一直处于失语状态的“农民工”已经悄悄完成了自己的更新换代和“结构转型”。当“民工荒”、“讨薪”等现象被当做社会问题备受关注的时候,农民工群体内的变化可能会让城里人始料不及。你身边辛勤忙碌的“农民工”,早已不是刚刚洗脚上岸的老农民。他们年轻,富有朝气,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和时尚的城市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