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城管执法支队的队员
现在,在淮安的街头是看不到城管人员结对巡查的身影的,因为这个市通过编制“门前三包”管理办法,让城市管理定人、定时、定地点、定责任、定奖惩。规定每一位城管人员都与相应的责任单位挂钩,实现城管人员与被管理者“一对一”模式。管理者在执法过程中,主动为责任单位分忧解难,与被管理者形成了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亲人般”的和谐氛围。
前进路菜场的经营户周盛树这样说: “现在城管不一样了,通过协管员做我们的思想工作,帮助我们把东西搬好,像这样的情况大家都看得见,我们觉得这样管,这样做起来大家都比较满意。”
在城市管理过程中,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莫过于拆除违法建设了。而淮安几年来拆除了80多万平方米的违法建设,由于运用了“亲情”拆违,措施得当,没有发生一起集体上访、恶性事件和拆迁户无住房的事情。
在拆迁中,淮安市始终把握依法行政这根准绳,严格执行公示、反馈、告知、动员自拆、申请助拆等步骤,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走了千趟万趟,突出一个“情”字。对违章户坚持说服教育在前。清河区城管局在对京沪路办事处老坝村的拆迁过程中,挨门逐户了解村民家庭经济状况。
刷车业户赵某夫妻双双下岗,身体多病,孩子上学,刷车收入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对拆迁抵触情绪很大后,工作人员积极帮助赵某联系有关单位解决其拆迁后的生计问题,并亲自登门采取“盘腿工作法”,为赵某今后的生活出谋划策。为解决赵某家庭急需,工作人员主动拿出自己身上的500元钱。赵某夫妻感动的数次流泪,赵师傅:“政府把事做的这么好,工作做得到位,道理也讲明白了,再不支持,俺自己都说不过去了。”他表示一定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刷车棚子自行拆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