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如此迷信(来源:《人民日报》)
新华网上海6月29日电(记者慎海雄)日前,闻名遐迩的苏州市吴中区西山镇被更名为“金庭镇”。当地有关部门的人士解释说,一个原因是“西山”有“日落西山”的含义,不吉利;“西”在苏州方言中又与“死”发音类似。为防止“西山”的地名影响招商引资和旅游业发展,决定恢复历史上的“金庭”之名。
据称,今年2月,西山镇正式向苏州市政府提出复名,“大部分人认为,复名会对发展经济有益”。不过,从目前有关舆情调查数据看,反对更名的意见其实占了大多数。
且不论西山镇更名是否合理合法,有关人士所谓的更名理由就甚是荒唐。虽然当地官员信誓旦旦地声称,这个更名经得起历史检验。可明眼人一看就知,此番更名是不折不扣的现代迷信,实在可气可叹!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像这样的事并不少见。一些地方以发展经济为由,什么事都敢做:城市旧建筑碍眼,拆了再说;项目宏大好听,签了再讲,至于涉及多少百姓的切身利益、是否毁坏了历史文物、会不会带来环境污染,则完全被抛诸脑后,只要面子光鲜,GDP往上蹿,一切都可以变通。
把心思动用在改地名上,有些干部可能是闲来无聊,平时懒得学习,满脑子封建迷信,见当地发展不如别人,不是实事求是地找原因、想办法,而是请“神算”“大师”排五行、演八卦、看风水,祈求神灵保佑。杭州西郊有个受降镇,是为纪念1945年侵浙日寇在此地向我投降而立的名。前几年当地有的人提出,“受降”这个地名外商看了不舒服、不吉利,影响招商引资,建议更名,为此还真热闹过一阵子。好在上级党委、政府头脑清醒,没有跟着起哄,“受降”这个地名才保留了下来。有意思的是,近来杭州市郊的受降镇经济不仅没有滞后,反而因为独特的历史渊源而成为一方旅游热土。
一方地名的变更,应当是件非常慎重的事情。太湖西山的美景名扬天下,本来就是一笔宝贵财富,可惜某些官员视财富为敝屣,执意更改地名。如果西山镇更名后并没有出现当地某些干部所期盼的“经济发展新局面”,下一步会不会再拿西山岛开刀,改个诸如“黄金岛”“财源地”之类的“吉利”名字呢?
清除公务员迷信思想势在必行
近日,国家行政学院综合教研部研究院程萍博士完成了“我国县处级公务员素质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县处级公务员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人数比例为12.2%,只有47.6%的县处级公务员不相信迷信现象;自称相信相面、周公解梦、星座预测、求签的比例分别为28.3%、18.5%、13.7%、6.0%。(5月11日科学时报)该报道还透露了另外一个调查结果,这个课题组在2006年初对我国地厅级公务员的调查显示,有8.2%的人具备科学素质。
新华时评:切勿迷信“一库定乾坤”
当前,我国南方地区进入主汛期,北方地区也已进入汛期,局部强降雨等致灾性天气频繁发生,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再次敲响了警钟。
然而,记者近日随中宣部、国家防总组织的“防汛江河行”采访团在长江、黄河流域采访发现,随着三峡水库、小浪底水库等重点防洪控制性工程的建成并投入使用,防洪标准大大提高,部分干部群众也产生了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既然三峡水库、小浪底水库均能抵御千年一遇洪水,很多大中型水库能抵御百年一遇、十年一遇洪水,长江、黄河等江河的防汛应该没什么问题。这种“工程决定论”的盲目乐观思想令人担忧。
一些官员何以沦为迷信的奴隶
在沦为迷信的奴隶这一点上,一些官员与老百姓没有什么两样———他们一定也痛感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某些“潜规则”告诉他们,一个官员能否升迁,主要并不取决于他从事公职的水平和能力的高低,而取决于“上面”是否有贵人提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