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据不完全统计,二00三到二00八年,审计署共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六千多篇,开展了十六万多个绩效审计(调查)项目,为国家增收节支四百五十九亿元人民币,挽回或避免损失四百零五亿元。
中新社北京九月三日电 二00八年三月当“铁面审计长”李金华卸任时,一片祝福声中人们也担心由他掀起的审计风暴会否停止。五个月后,新任审计署长刘家义交出首份审计报告,中央部门问题资金二百九十三亿。后来者用实践证明了李当初离任时的诺言:“可以肯定,我离开之后,审计风暴还会继续下去!”
二00九年一月四日,审计署发布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审计情况公告,承认审计发现个别地区抗震救灾物资存在积压或不适用的情况。
二00九年六月十九日,北京奥运会临近一周年,中国审计署发布报告称,北京奥运会收支结余将超过十亿元人民币,没有发现重大损失浪费、违法违规问题,也如实说明部分项目存在的违规招投标等三类问题得到积极整改的情况。
审计署从二00二年开始实行审计结果对外公告制度。不仅是这些“众目睽睽”下的大工程、大项目,审计署要给民众以交待。其他诸如政府部门预算收支、国有金融机构损益、国有企业经营和收益的真实性等,审计署都要一一核对并对外公开。二00三年六月,时任审计署署长李金华首次全文公布了牵涉很多重要部门的审计报告,一大批中央部委被公开曝光,措辞之严厉前所未有。“审计风暴”也成为当年的流行语。
据不完全统计,二00三到二00八年,审计署共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六千多篇,开展了十六万多个绩效审计(调查)项目,为国家增收节支四百五十九亿元人民币,挽回或避免损失四百零五亿元,提出审计建议二十万多条,在维护财经秩序,加强廉政建设,推进依法治国,推动民主法治,促进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审计署是新中国政府机关相对年轻的一个部门,却在短时间内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与审计在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中承担的“看门狗”的作用密切相关。一九八二年中国宪法确立实行独立的审计监督制度。一九八三年九月审计署正式成立。成立伊始的审计机关,先是与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相结合,对下级政府的财政决算进行审计。
一九九四年的审计法确立了“同级审”和“上审下”相结合的预算执行审计监督制度,实行了向政府作审计结果报告、向人大常委会作审计工作报告的“两个报告”制度,使预算执行审计嵌入了国家财政管理机制。二十多年来,审计机关共审计和审计调查五百三十多万个单位,向各级党委、政府提交审计报告和信息六十五万多篇,直接促进国家财政增收节支五千五百多亿元人民币。
人们还记得,一九九八年让时任总理朱镕基动怒的那次粮食清查。在这次清查中,审计第一次为公众所知晓。共检查三万零八百五十个粮食企业和两千四百九十九个农发行分支机构,核减了非正常亏损挂账五百五十九亿元人民币,堪称“审计风暴”的第一波。这也为当时解决粮食企业财务挂账和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
这些年每逢审计一个大项目,后面就常带着一笔呆坏账,随之往往牵出一个大案要案,倒掉一批官员。来自审计署的数据显示,一九九九年以来,各级审计机关共审计党政领导干部二十四万多人(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两万多人(次)。全国审计机关向司法机关和纪检监察部门移送的经济犯罪案件线索有一万多件,其中包括一些大案要案。
李金华离任时只给自己七十分的成绩单:“我在审计长的位子上,不能说我要你怎么样就怎么样,我只能说,你哪里存在问题,或者哪里效益不够高。对于体制的改革与推进,审计工作不能起到绝对的作用,只能监督,这是我的遗憾所在。”他相信八年、十年后这个问题可能会有改变。
现任审计署署长刘家义去年八月第一次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时也曾表示,这一年审计工作“注重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揭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深化改革和规范管理”。李金华的遗憾正在得以弥补。
“审计不一定总是风暴的形式,人们应更多地去关注审计本质作用的发挥,审计是关注责任,关注责任履行情况。”审计署科研所副所长崔振龙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风暴之后,审计将回归理性,也就是从风暴到问责。